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文章摘 要 】

“互联网金融”无疑是今年以来金融界最火的词,究竟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到众多传统行业的今天,互联网金融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革命,还是运用新技术对金融业的改造?本文将结合三个案例:阿里小贷、P2P融资、余额宝 来逐一分析对于传统银行的影响.

【关 键 词 】

互联网金融;P2P融资;阿里小贷、余额宝

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要弄清楚互联网金融,首先要明晰金融的定义,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一般指货币的融通,所谓货币融通,是指资金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融通转移的过程.本文取狭义的金融,也就是说,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先讨论下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按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将其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三大类.负债业务是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存款、借入款和银行资本等,其中存款是负债资金的核心来源.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吸收的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以获取利润的行为,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机构、技术、资金、信誉和住处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一些服务性的业务与之配合.

对于流行的互联网金融的观点,针对传统银行的业务进行了简化拆分,一个是信贷类的互联网金融,带有风险特征,核心是风险的管控;一个是非信贷类的互联网金融,不带有风险特征,主要是做渠道,对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本文将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三个典型案例阿里小贷、P2P融资、余额宝分别进行分析,讨论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2.阿里小额贷款

阿里小额贷款是阿里金融为阿里巴巴会员提供的一款纯信用贷款产品,(简称“阿里小贷”).阿里小额贷款具有无抵押、无担保、网上作业、审批快捷等特征.基于阿里巴巴平台交易数据积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大规模运算和风险模型设计,有效降低运作成本.阿里巴巴通过将自身网络内的客户的一系列有利于进行风险判别的数据例如交易数据,客户评价度数据、口碑评价、货运数据、认证信息等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引入一些外部数据,例如海关数据、税务、电力、水力等方面的数据情况加以匹配,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控标准,意图建立起纯粹的定量化的贷款发放模型.同时由于信贷资金的流向以及客户上下游在阿里生态是全程可监控的,也就极大程度上控制了风险.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阿里金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阿里金融累计借贷的小微企业数超过20万户,这些企业全年平均占用资金时长为123天,实际付出年化利率成本为6.7%.以日息为万分之五的订单贷款产品为例,2012年所有客户平均全年使用订单贷款30次,平均每次使用4天,以此计算客户全年的实际融资利率成本仅为6%,仅相当于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与此同时,其不良贷款率仅为0.9%.阿里金融总裁胡晓明也曾对外公开透露,创新金融单笔小微信贷操作成本为2.3元.而在银行,单笔信贷操作成本一般在2000元上下.”

基于此很多人开始认为阿里小贷极大的冲击了现有的银行体系,优越性远胜于银行,担心阿里小贷再做下去,会让传统商业银行寝食难安.其实大可不必,阿里小贷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具有两个明显的核心特征:一是阿里小贷依托于阿里生态系统,所有的交易数据的积累都是来源于阿里生态,也就限定了贷款对象必须是阿里生态的客户,阿里小微贷的目标服务是3年内为100万家客户服务,这相对于全国的4000多万家小微企业来说,也不过是四十分之一,阿里生态的客户只占整个社会的用户的极小部分.阿里小贷的定位是作为配套而存在,建设和完善整个生态体系,也就受限于阿里生态的整体规模.所以相对于整个社会的贷款融资规模,仅仅是沧海一粟.而一旦脱离阿里生态系统,阿里小贷的数据优势将不复存在,模型不再适用,也就和传统银行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二是不能吸储.只能通过注册资本进行放款,即便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可以借入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资金,受制于资金来源,规模无法做大.而传统银行可以通过吸储等多重方式补充资金,通过借贷杠杆,可以放贷多倍于自身本金的规模.上述两点也就注定了阿里小贷不是个大规模社会应用,不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造成冲击.

3.P2P融资

P2P融资,是Peer-to-Peer lending,是点对点信贷的简称,或者称为称个人对个人信贷,在央行的相关文件里,称为人人贷.从定义上来看,是典型的直接融资模式.以前个人借款都是通过来实现,存款汇集到银行,然后银行统一放款,P2P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借助P2P融资平台,出借人可以自行将钱出借给在平台上的其他人,而平台则通过制定各种交易制度来确保放款人更好的将钱借给借款人,同时还会提供一系列服务性质的工作,帮助更好的进行借款管理.所有的制度和服务其实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的搭建平台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交易作为基础性特征的.P2P平台地位相对独立,作为管理方,只提供各种有利于交易双方交易的服务,不参与交易行为,也不能对交易双方有倾向性意见,更不可以作为借款方式里的一个主体.借款的最终决定权,在出资人自己手里.出资人自己根据平台所设定的一系列交易制度作为基础,独立判断出资行为,同时承担出资后的后果.P2P平台利用优秀的交易制度和交易服务来吸引出资人进入到这个平台.

那么P2P融资平台能从多大程度上取代银行这个,取决于能够做大到什么规模.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民间借贷已经延续了千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风险控制的专业性,借贷关系只存在于熟人之间,规模有限,后来逐渐发展了典当等专业机构,也就是现在银行的雏形,近代以来,通过利用统计学的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日渐专业,银行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P2P虽然会要求披露相关信息,但存在道德风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一特征,同时,由于信用是贷款的基石,陌生人之间本身就缺乏信任,于是国内一些P2P平台机构,将自己的信用加入其中,例如设置了出资人的保本条款,甚至还设定了保息条款,把服务机构收取的无风险收入变成了风险收入,成了事实上的担保平台,这种带有信用附加的风险收入行为,背离了P2P平台的初衷,而且由于引入了风险,给平台的生存带来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更有甚者,建立资金池,进行期限错配,具有鲜明的影子银行特征,这是金融监管所不允许的. 可以看出,P2P融资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信息对称问题,也并没有创新风控技术有效降低风险,注定是一个小众范畴,不会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造成影响.

4.余额宝

余额宝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通过余额宝,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

余额宝存在三个主体,分别为基金公司、支付宝和支付宝用户.其中,支付宝推出兼具支付和增值功能的余额宝产品,是基金买卖客户资源和第三方结算工具的提供者;天弘基金公司推出增利宝基金产品,并嵌入到余额宝中,是基金的销售者;支付宝客户通过把支付宝账户余额转入余额宝,实现对增利宝基金的购买和持有,是基金的购买者.余额宝中支付宝作为平台商,不涉及信贷风险.支付宝公司在金融产品设计上的高明之处:就是把基金销售行为定义为直销,并严格按照直销来设计业务流程,使资金和资产的所有权在转移流动过程中不会转移给支付宝公司,而且支付宝公司把从基金公司获得的收益作为支付宝提供交易平台的对价,名称上界定为“管理费”,这样就成功地规避了监管风险.

有人指出,相比于银行的活期利息,余额宝在不丧失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收益,会动摇银行的存款基础,甚至担心会不会造成存款搬家,这种观点无疑混淆了一个重要概念,余额宝作为投资产品,实际上是货币基金,收益并不是无风险的,参照对象并不应该是活期存款,存款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而应该是其它货币基金.并且货币基金的风险并不确定,2008年,TheReserve的货币基金由于持有雷曼兄弟商业票据5.35亿美元,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则导致这些投资可能血本无归,基金持有人大量赎回的压力下,TheReserve的资金流动性终于爆发了全面危机,进而不得不停止基金赎回并不断延长停止赎回期,最终坠入清盘深渊.可见,货币资金并不像宣称的那样毫无风险,而且收益的高低与基金管理人操作水平相关.

可见,支付宝此处作为一个平台商,对银行的影响并不在于存款,而在于通道业务.支付宝的目的也不在于余额宝这一款产品,而在于成为个人金融中心,互联网模式在于大用户量,做平台做通道,本身并不提供金融产品.当越来越多的一系列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金融行为,比如缴水电费、理财、保险等都可以在支付宝平台实现,支付宝就成为了事实上的个人金融中心,不仅成为消费者最大的金融通道,而且随着数据的积累,个人信用的建立,批量放贷就成为了可能.这样不仅对于银行的非信贷业务有影响,还会冲击传统银行信贷业务.但是短期来看,在支付宝成为大多数人的个人金融中心之前,支付宝作为众多渠道之一,对银行的非信贷业务冲击幅度有限.


5.综述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在一些细节上的创新是出色的,但动摇传统银行的业务为时尚早.对于传统的信贷业务,并没有创新新的风控技术来有效降低风险,或者应用范围有限,也没有动摇银行立行的根本,存款.对银行的影响不大,可作为传统信贷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对于非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是有潜质逐渐渗透到大众生活中,建立一种崭新的渠道,而且,互联网金融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对用户更友好,方便快捷,这也是传统银行需要借鉴的,这一方面,传统银行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关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拥抱变化.

【参考文献】

[1]易纲.《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99年9月1日

[2]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2012年8月

[3]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年12月1日

[4]陈宇.《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2013年6月3日

类似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 要:互联网金融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领域、金融地位和融资规模 原因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低、交易双方透明度高。
更新日期:2024-2-19 浏览量:32932 点赞量:835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文章摘 要 】 互联网金融以其颠覆传统的表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学者的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将颠覆银行业 本文将详细分。
更新日期:2024-2-3 浏览量:8778 点赞量:34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对商业银行这些。
更新日期:2024-1-21 浏览量:20924 点赞量:5926

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体制变革往往伴随着创新 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
更新日期:2024-7-8 浏览量:16230 点赞量:5152

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 要:财政部最新颁布实施的多个会计准则,将从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体系、核心账务系统等方面对传统į。
更新日期:2024-5-26 浏览量:70670 点赞量:16018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

【摘 要 】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扩张了其跨产业的革命,与各个领域相互联系渗透的程度不断加强,当互联网与金融业碰撞出火。
更新日期:2024-3-1 浏览量:10564 点赞量:4032

阿里金融对商业银行的

[摘 要 ]随着阿里金融的兴起,在互联网金融业已引起轩然大波,其业务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扩大,冲击着传统的商业。
更新日期:2024-7-15 浏览量:92737 点赞量: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