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问题

【摘 要】

本文从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改革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要适应需求主体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合理界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边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农村金融事业的协调发展,整合县域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并将其培育成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

【关 键 词 】

系统论,农村金融系统,农村金融改革

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将农村金融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展开的研究还不多见.有鉴于此,笔者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农村金融改革置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之中,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 

二、农村金融是一个系统

宏观经济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农村经济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农村金融可以看作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的二级子系统).

1.农村金融是两个子系统的交集

在宏观经济系统中,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子系统与金融子系统的交集之中.

2.农村金融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

农村金融系统,按照不同的层次划分,包括宏观层次的金融监管系统、中观层次的金融机构系统以及微观层次的金融需求主体系统,其中,宏观层次的金融监管系统和中观层次的金融机构系统构成农村金融的供给系统,金融机构系统是农村金融系统的主体.

三、农村金融系统特性及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

1.农村金融系统特性 

(1)农村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与相关性.整体性是农村金融系统的首要特征,要充分注意农村金融系统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协调和连接.同时,农村金融系统中的各部分的特性和行为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确定了农村金融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2)农村金融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与动态性.各种环境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农村金融系统特性的改变.为了保持和恢复农村金融系统原有特性,农村金融系统必须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此,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农村金融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在变化了的新的环境下找到新的均衡,具有动态性. 

2.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 

(1)农村金融改革缺乏整体构想,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推进性被忽视. 就现有的农村金融系统而言,首先由于在整体性上存在结构与功能的不对称,其次由于各组成“部件集”之间的相关性没有得到协调,因此导致农村金融系统的功能无法很好的发挥. 

(2)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严重的脱节. 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展开的,然而金融改革首先在城市进行,这就必然造成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


(3)改革的推动者和行为主体的行为没有协调.监管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机制,金融机构本身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主动精神缺乏.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 

(4)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协调,农村金融改革与环境的适应性被忽视. 农村金融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图3-1),并通过这些效应对农村经济各构成要素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由此形成了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联性.

就现阶段的中国农村政策金融的功能设定而言,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功能设定具有同质性,而实际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政策金融需求是不一致的.

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缺陷

(1)农户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造成了农村金融供需间的不平衡.其一,中国农户数量巨大.其二,中国农户平均经营规模微小.其三,中国经济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这些使中国农村金融问题表现出资金运行流程更复杂,绩效更不容易显现,缺陷更容易放大,是实现制度创新的任务更艰巨的根本原因.

(2)政策性银行难以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业务功能单—地退化成“粮食银行”,政策性金融功能明显不足.

(3)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趋于弱化.近几年,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大收缩了在农村的金融业务,致使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化趋势日益明显.基层金融机构网点不足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4)农村信用社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对于农户的信贷需求而言,这几年农村信用社的供需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农村信用社运行仍然享受政府的隐形担保,所谓管理形同虚设,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不适应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于自身财务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倾向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改革的路径选择

进行农村金融系统的改革与研究,应该从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来展开.这就要求将农村金融监管机制、供给机制、需求机制等联系起来放入一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

1.农村金融改革要适应需求主体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

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边远地区,应选择“供给领先”模式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金融.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走“需求追随”模式发展道路.而在中部农产品主产区,需要从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出发,有选择地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以满足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2.合理界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边界

我们要合理界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边界,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划归农业发展银行,包括其承担的农业开发性贷款等政策性较强的贷款,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综合型政策性银行.

3.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农村金融事业的协调发展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探索建立多元化金融组织机构网络.此外,包括农村信托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企业财务与家庭理财公司等不同的金融或非金融组织和团体都应得到适度的发展.

4.整合县域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并将其培育成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

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造,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方向过渡.中西部地区可以继续发展和完善信用合作制,在吸收新增民间资本充实资本金的情况下,向规范化信用合作社或农村合作银行的方向发展,或实行股份合作制.

(1)加快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培育各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要逐步放松利率管制.要特别注意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问题,促进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合法化.推动农村资金拆借市场的发育,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提供便利.鼓励金融创新、产品创新.

(2)给农村大量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非正规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资本效率,尤其是在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对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作用也很明显.

【作者简介】

郑 霞,德州学院学生.

丁晓莉,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金融.

类似论文

基于增量改革的中国农村金融

摘 要: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2007年起,新型农。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1385 点赞量:593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摘 要: 农村金融业的良好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 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更新日期:2024-6-13 浏览量:80067 点赞量:17567

“适应性”农村金融改革与民间资本突围

摘 要 :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改革模式来指导,“适应性”改革模式强调基于农村实际,诱导组织创新,。
更新日期:2024-9-4 浏览量:19093 点赞量:6027

中国农村金融结构和效率

作者简介:庄超(1986-),男,汉族,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学硕士,单位: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周健(1988-。
更新日期:2024-1-26 浏览量:20498 点赞量:5559

农村金融改革的相关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我国推进城乡统筹的一项重要保障 在全球经济危机。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17850 点赞量:25109

美国农村金融经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

摘 要 :文章通过对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分析,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在健全体制、开展合作、政策扶。
更新日期:2024-8-27 浏览量:109252 点赞量:24352

开启普惠导向的农村金融改革

与以往相比,2014年一号文件有一个更加明显的特点,就是专门辟出“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章节,以900字的篇幅,对。
更新日期:2024-6-25 浏览量:82608 点赞量: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