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学

摘 要: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我国高等院校扩招给大学毕业生、非大学毕业求业者、企业和社会在就业和工资等方面所造成的福利效应作一纯理论的分析.通过对模型中扩招前后均衡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从长期看为我国经济增长积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但就个人福利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者其境况变坏,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却境况变好.我们认为,要想方设法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全社会潜在福利的增加变成现实的福利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以拓宽市场规模,由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增加其收入.

关 键 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福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2)-0053-06

一、引言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实行扩招以来,更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与此同时,随着每年数百万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劳动力市场,由大学毕业生求业数量远远超过招聘岗位而导致的就业难题日益凸现.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相伴随的另一个现象是,部分正在求业或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其工资水平明显下降,而那些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求业者(例如: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却在上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1]就把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公众对教育的需求而大规模扩张教育致使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而失业的现象称作“知识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并且把拥有较高教育背景的求业者去从事原先只需要较低教育背景的人做的工作的现象称作“教育深化”(educationaldeepening).时至今日,“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这类曾经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难题,现在也已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但问题在于,应当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问题

国内一些学者早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工资下降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李实和李文彬[2]对当今中国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作了计算,其计算结果是,中国教育的收益率从1998年的3.8%上升到1995年的5.73%.赖德胜[3]认为中国当前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过低,而提高教育收益率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赖德胜等[4]还利用工作搜寻模型分析了“知识失业”的原因,认为造成“知识失业”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曾湘泉[5]则利用部分自己调查的数据和国内部分院校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毕业生求业困难的原因,他认为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脱节是造成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重要原因.张林秀等人[6]采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受过教育的农民更容易就业,而且其受教育的回报率显著上升.本文拟对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收入下降的问题作一纯理论的分析.为此,本文建构了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和未接受高等教育两类就业者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扩招后给不同的求业者个人、用人单位和全社会所带来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工资下降问题的政策建议.

二、一个分割的劳动市场模型

假设同时存在着一个接受过大学教育者的劳动力市场和一个未受过大学教育者的劳动力市场.这一假设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多半是存在的.例如,在某些行业(如高科技)的技术岗位上,企业只会考虑雇用大学生①,而不会雇用未接受大学教育的求业者;而在另外一些行业如建筑业,在雇用一般建筑工人时多半不考虑雇用大学毕业生.这就意味着,在某一类就业职位上只会雇用与该职位所需要的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劳动力,因此,在一个市场上就业的劳动力不会在另一个市场去找就业机会.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受过或未接受大学教育两类劳动力的最主要因素是学历.这一点在近年来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中颇为常见.

(一)劳动的需求曲线

假设企业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即劳动.我们分别用Lg(graduatelabor)和Ln(non-graduatelabor)表示接受过或未接受大学教育两类劳动力,并把接受过大学教育者的劳动市场称作大学生劳动市场,而把另一个市场称作非大学生劳动市场.不同的劳动市场意味着:第一,该企业同时提供要求不同教育水平的两种职位,但这两类职位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第二,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技能水平.例如:同样是种植小麦,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知道采用新的种子,更科学地施肥、浇水、防御病虫害等.因此,当大学生的知识与技术潜能得到发挥时,其生产率比非大学生更高.

我们进而假设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同时设一个有代表性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Hg>Hn,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劳动生产率比非大学生更高.为了使分析简便,这里我们忽略了技术水平对不同劳动的要求,但这一忽略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代表性企业的生产函数会是一个凹函数,并且是连续的、可微的.

假设企业对两类劳动支付的工资分别为wg和wn,而且这两类工资是外生的;同时还假设该企业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也就是说,该企业是一个接受者,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企业的产品市场定为1,即p等于1.

该企业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三、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福利分析

1999年是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9万人猛增为1999年的413.4万人,升幅为21.3%,此后,招生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参见:图(4)).持续多年的高等院校扩招使得数百万青年学子圆了“大学梦”,同时也促成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型.这一巨大转变化对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两类求业者、企业和整个社会将带来什么样的福利效应下面我们首先讨论扩招所带来的总福利的变动,然后讨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2)式意味着,随着高等院校扩招,从全国劳动力构成来看,未来高素质的就业者的总量将增加,从而推动整个国家长期增长,未来总产出也将趋于增长.这就是说,在实现完全就业的条件下,扩招扩大了整个国家的福利.

(二)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情况下的劳动市场福利分析

在前文中,我们设劳动市场上每个人的保留工资为0,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市场上会有部分求业者在接受较低工资条件下就业,现在我们改变这个假设.兹假设部分大学毕业生考虑到投资于高等教育的费用较高,想等待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因而选择暂时不就业,或者因专业不对口等原因而就业困难;此外我们还假设,个人的保留工资为一个随机变量.设保留工资服从密度函数为g(s)的分布,则愿意选择就业的人数为:

由图(6)可见,新的均衡点将拉动均衡工资上升,因此,选择就业或就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福利状况得到改善,即他们的工资w*g上升了,但&# 26159;整个国家的状况变坏了,即(A+B)的面积减小了,同时企业的剩余也减少了,即B的面积减小了,根据方程(12),全部工人的总福利也减少了,即A的面积减小了.如果那些选择暂不就业或就业困难的大学生降低自己的保留工资,则就业问题有望解决,社会的总产出也将增加.


此外,在部分大学生的保留工资维持较高的情况下,亦即就业率lim[]α→-∞∫w*αg(s)ds偏低的情况下,社会总福利会因为部分大学生失业而带来损失,在失业的大学生的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下,社会的总产出不但不会上升,甚至还会比高等院校不扩招情况下的产出还要低.

(三)市场规模扩大与增加就业

现在我们把市场中企业数量N理解为市场的规模,由此来考虑市场规模扩大对就业和工资所产生的效应.若一种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则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就会越多,因而该行业对工人的需求也就越多,劳动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在提高各层次受教育水平的工人的工资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因此,在均衡工资w*g上升的同时,根据前文所设定的条件,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L0g(lim[]α→-∞∫w*gαg(s)ds)增加――从L*g增加到(L*g)′,同时则其中lim[]α→-∞∫w*gαg(s)ds(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增加,结果如图(7)所示.

从这个方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规模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均衡工资,进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lim[]α→-∞∫w*gαg(s)ds).因为市场规模扩大,劳动市场对两种劳动的需求都增加了,从而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建构一个分割的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劳动市场模型,对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后所出现的“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对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两类就业者个人、企业及社会的总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我们从对模型的纯理论的分析中得出了如下三点结论:

第一,在假设每个人的保留工资为零,劳动市场上有部分求业者在接受较低工资条件下就业因而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企业、全体工人和整个社会的总福利在扩招之后都得以改善.

第二,就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两类从业群体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个人福利状况恶化,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就业者福利改善.

第三,在假设大学生的保留工资不为零的情况下,将会有一部分大学生失业,这将带来整个社会总产出的下降.从文中分析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失业的大学毕业生足够多,则社会总产出甚至要低于扩招前的水平.由此,本文通过对扩大市场规模来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分析,得出了扩大市场规模以增加社会各界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并提高大学毕业生工资的政策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做的分析基本上是静态的和短期的,文中也没有展开计量研究和动态分析.对文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计量分析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是,若要从动态角度进行探讨,虽然文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不会改变,但某些假设(如市场分割假设)将会发生改变,而在考虑动态收益和改进收入分配的背景之下,分析结果将更趋复杂化.

类似论文

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摘 要】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形势严峻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扩招政策的价值目标制定及在。
更新日期:2024-3-12 浏览量:45644 点赞量:11343

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摘 要]文章根据我国高校扩招的现状,以及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分析高校扩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作。
更新日期:2024-3-7 浏览量:10238 点赞量:3679

高校扩招背景下的体育教育实习

作者简介:陈辉(1980 9-),男,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摘 要:1999年,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更新日期:2024-3-2 浏览量:10093 点赞量:3787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摘 要:现如今大学生就业能力越来越低,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完全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进度 近年。
更新日期:2024-2-11 浏览量:30976 点赞量: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