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跟张维迎叫板?

“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在3月13日的《经济观察报》上,经济学家张维迎出面“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他说,“对一个民族来说,大众情绪是一种血性,有它的价值,但仅有情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因为仅靠情绪发泄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洋洋洒洒万余字,共分“学会理性思考”、“改革中的利益补偿问题”、“从学术到政策”等五个小节.与时评作者和媒体精英采用“点名批驳”所不同,张维迎没有也可能是不屑一顾就某个问题对某个人作出具体回答,这点或许让提出“请问张维迎:这是哪家的逻辑?”之类的质疑者颇感失望.


尽管如此,针对先前诸如“改革必须补偿现有利益群体”、“改革使得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应该是领导干部”、“正确观点不用”等论调引发的争议,张维迎给予了用心和详细的答解.比如他说,“政策与学术不同”,“不同的学者可能提出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通过学术争论辨明真伪(也可能永远不能辨明真伪),但学术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能用来决定.多数人赞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否则就不会有科学,也不需要科学.”此外,就利益补偿问题(包括对领导干部的利益补偿),他从经济学方面作出了专业解释.无论结果如何,张维迎不避质疑的诚意和用心细致的解答,首先应值得我们尊重和肯定.

就问题论问题,我总觉得,任何争论,双方都应该有起码的认知相同点和对这一问题具有比较专业和内在的见解.“正确观点不用”,在张维迎认为是“学术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能用来决定”,而到了时评作者和媒体那里却成了“改革不要公众讨论”,这种分歧的存在,在我看来,与其理解为误读,还不如这样看:时评和媒体作者在经济学方面缺乏与张维迎对抗、辩解的足够底气,于是“拐个弯”避实就虚.

必须承认,任何人都可以跟张维迎讨论,但也必须承认,任何人跟他讨论时必须要准备一定经济学知识.理由很简单:其一,有助于双方迅速到达讨论主题,避免出现“鸡同鸭讲”的错位交流;其二,经济问题要用经济学解释,否则很难深入讨论.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一文中,张维迎多次提到“我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分析发现”,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长于实地求证、数据支撑、逻辑分析的经济学者形象.很遗憾,在反驳张维迎的文章中,我们鲜见此类表达.

我倒觉得,公众思考改革并不一定要与经济学家明辨是非,更重要的则是公众要敢于向经济学者表明“不懂”,进而把问题委托给领域内有研究、有见解的专家思考、研究和辩论,公众自己则行使监督权(监督他们是否代言阶层利益)和权(决定以专家意见促成的政府决策是否通过).

类似论文

“真人”张维迎

他是一位经济学家,但他的知名度却像影视明星一样家喻户晓;在经济学界,他以直面社会、敢说真话而为人称道,他以他的真知灼见影。
更新日期:2024-4-12 浏览量:54297 点赞量:11991

张维迎:挑战观念的人

已过“知命”之年的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安静地关好身后的对开大玻璃门,谦和地坐在记者对面,毫无传说中&。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6193 点赞量:22826

二元张维迎

现实是一项二元选择题 张维迎从此回归学者本色,还是继续他十余年来行政者的角色?张维迎信奉逻辑,相似的道理经。
更新日期:2024-1-7 浏览量:5071 点赞量:1793

张维迎,不被理解的改革者

张维迎的离职,意味着一位不遗余力呼吁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家,在一场真实的改革试验中遭到挫败 他的经历为关心中国改。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4818 点赞量:20751

张维迎:黄土高坡走出的留洋博士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一朝恢复,大学重新向久旱逢甘霖的学子们敞开了大门 在那一年的三十万考生中,十八岁的。
更新日期:2024-8-28 浏览量:108283 点赞量:23799

张维迎长达25年的骂名

前不久,与邹恒甫之间的一场纠葛,再次把张维迎推到舆论的中心,各种批评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į。
更新日期:2024-1-13 浏览量:18597 点赞量:5053

张维迎的行为艺术

面对会议现场高西庆先生的商榷,张维迎甚至说,官员在公开场合说的话,都是假话,建议大家不要相信。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18144 点赞量: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