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质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学

摘 要社会治理是公众表达利益和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它提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因此公民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其素质对社会治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民素质和社会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社会治理过程中影响公民素质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 键 词社会治理公民素质公民参与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96-01

随着治理的推进,政府还政于民,这种转变为公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公民角色转换的现实要求,而公民素质对实现这种转换起到关键作用.

一、公民素质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公民素质与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公民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公民能够按照社会要求来规范自己,自觉调节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可以提高公民的思想深度和行为控制力,以更加有序有效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价的过程中来,使社会治理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一)公民素质关系到社会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

社会治理是一个善治的过程,要求公民积极参与,通过合作、协商等方式形成政民互动的合作网络.公民素质直接关系到公民在参与过程中的参与质量和效率以及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公民素质可以培养人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等,从而更加主动、理性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切实提高公民的实际参与能力.

(二)公民素质关系到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建设

公民素质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应的公民素质支持,制度就难以得到推广、运作和巩固.十七大报告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而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社会的,是国家将更多的权力交给社会和人民,人民要想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过程中,正确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推动中国政治走向参与式政治.

(三)公民素质关系到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公民行为方式

人们在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行为很容易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如群众骚乱、集会、罢工、群体冲突等.而公民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公民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决定了公民在面对集体行为时,能否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以及控制自我情绪和行为,合理合法的维护自身利益.

二、目前社会治理过程中影响公民素质的因素

传统因素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因此中国人自身素质的养成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历史传统的影响.首先,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少数领导者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表现出个人专断和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众参与意识的发展.其次,受小农经济自身的分散性与弱小性影响,人们缺乏共同治理社会的思想,虽然目前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公民的参与愿望,但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总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步,它往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加之“中庸之道”、“明哲保身”等传统影响,公民形成了一种对权威的服从心理,虽然市场经济和政治化改革唤起了公民参与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民参与愿望,但是公民在短时间内很难认识和发挥自己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造成了公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

文化和教育水平

文化和教育水平的落后必然到导致政治观念和法制观念的落后,最终影响到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中国政府花了50年的时间开展扫盲运动,但由于一些复杂的原因中国的文盲仍在不断增加.据中国媒体报道,2000年~2005年,中国的成年文盲人数从8700万增至1.016亿,上升了33%,媒体还指出,即便在文盲增加之前,中国文盲就已占全世界的11.3%.这是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等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直接受到文化素质、文化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文化素质低必然导致对资讯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及对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途径的认识不足,从而限制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加上长久以来我国公民教育受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得公民素质教育停留在知识接受的阶段,忽视公共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公民素质与社会治理和谐发展的对策

首先,提高全民族的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水平和人文道德精神水平,也影响着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因此,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教育体制和结构,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发展高等教育,从而为我国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其次,注重公民参与素质的培养.大力宣律知识、政治常识、社会政策,拓宽公民的信息渠道,提高公民对社会信息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建立公民参与的畅通渠道和回应机制,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公民的意见,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并积极让公民得到反馈,切实体会到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和建设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以提高公民参与热情,消解传统因素造成的参与冷漠与盲从,提高公民的参与素质.


再次,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目的是通过关心公共事务来干预政府权力的执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减压”和“稳定”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让公民与一定的非政府组织联系起来,在这些组织中不断接受培训和再教育,增加对社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从而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

类似论文

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提高公民素质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2209 点赞量:6359

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相比却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将就如何充。
更新日期:2024-6-20 浏览量:81875 点赞量:18194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

2013年11月5日,杭州市上城区召开首届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相亲会,109 个社会组织承接了 106 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得到资助资金。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81870 点赞量:18411

“枫桥经验”社会治理的法治思维

【摘 要】“枫桥经验”的实质是用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经验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3487 点赞量:31009

“90后”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其实施路径

[摘 要]加强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į。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22680 点赞量:6885

道德素质,和谐社会公民的根基

【摘 要】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实践反复证明,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
更新日期:2024-11-22 浏览量:144102 点赞量:3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