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学位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摘 要:迅速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其培养质量正在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首先对中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和原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对国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部和外部保障体系的文献进行分析;最后对构建中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进行整理.

关 键 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75-04

2010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及保障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提高.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还审议通过《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和《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和授权审核办法》两个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到2020年实现中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建立健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宏观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中国专业学位从1991年开始起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专业学位的种类、培养院校数量、招生规模等都增长较快,培养质量在不断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标准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要加快中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优先提高培养质量,因为质量是专业学位教育的生命线,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首先对目前中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和成因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然后分析国外关于专业硕士培养的先进教学经验和质量保障措施,最后对关于构建中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中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问题和成因

目前关于中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办学认识、生源特征、培养模式和评估体系等方面.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学校办学认识出现偏差.部分学校异化了对专业学位的理解,单纯把营利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第一目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规模、追求经济收益,这种短期行为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上的培训化现象以及专业学位地位的边缘化结局,降低了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损害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声誉[1].第二,生源职业背景弱化.如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设置是中国在新形式下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旨在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2].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对象应该是来自农业和农村工作第一线的人员,不允许此领域以外的其他人员报考.根据2009年农推考生来源统计,公务员、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成为报考的主要群体,三类人员合计占2/5以上[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报考人员本身;二是因为招生单位追求招生数量,不认真审核;三是农推硕士录取分数线最低,容易考取,导致部分考生投机取巧.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国家设置农推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不能真正地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或农村工作的专门人才.据有关统计数据,其他专业硕士生源同样存在职业背景弱化的现象.第三,培养方案格式化、师资队伍学术化、教学方法单调化.目前同类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设置基本全国一统,既无高校自身特色,也不考虑学生职业背景和个性化需求.课程结构不合理,公共课程比例大,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比例小,应用性、实践课程很少.专业学位师资队伍与学术硕士雷同.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既缺乏相关职业部门工作经验,又没有实践知识的培训,因而仍然遵循“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到教学,为研究而研究,无法理论联系实际.所谓的校外第二指导老师,基本都是临时聘请的,大部分导师没有实践经验,对毕业论文基本不进行指导.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教师仍然采用讲授式、满堂灌的传统方法,很少使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4].第四,评估体系不完善.目前专业学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十分明确;高校自评机制不健全,自评意愿和能力较为欠缺,社会评估发展缓慢.社会行业组织和评价机构介入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专业学位的外在约束条件缺失[5].

二、关于国外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国外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较长,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培养模式和保障体系.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水平高,质量好,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关于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两方面.

1.关于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培养目标明确,聚焦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关键是培养其实践能力,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如以案例教学著称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SG)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行政和政策案例库,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观摩、练习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专职教师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举办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学校也经常聘请本专业从业经验丰富的在职和退休人员担任教师.尤其在实习阶段,学生实习计划的指导导师通常由实习单位的在职从业人员担任.澳大利亚各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都从专业的自身特性出发,制定了符合其学员专业发展、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在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中体现应用性和个性化,将专业实践课列入必修课程模块中.同时为不同背景、专业及学制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6].这种准确的目标定位在其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导向作用.其次,课程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个性化需求、必修课程少、选修课程多、强调拓宽知识面、学用结合、本硕课程贯彻.澳大利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主要采取讲授、研讨、远程教育、通讯教学(correspondence)、网络在线学习、还可以在指定的校外教学点进行教学(approvedoff-cam-puslocations)等方式.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且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7].

2.关于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一方面,开展了以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美国早在二战后由于专业学位教育规模激增,专业学位质量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教育部到各大学开始了新一轮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改革,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各大学研究生院加强了基础理论的教学以及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对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于1999年9月文部省修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创设专业研究生院.从2000―2003年共设置了8所专业研究生院.专业研究生院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以实践应用型教育为主要特色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另一方面,完善的评估体系,保证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国外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保障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和认证来进行.虽然各国情况不尽相同,但各国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监督和宏观控制,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办学资格认证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机制.资格认证的重点是专业而不是学校,因此其标准和要求集中在专业的目标和使命、课程结 构、录取要求、师资和其他资源的投入、管理和考核,以及教育的成果等方面.资格认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初次认证后,还要定期提交相关办学数据和报告,以及大约每隔5年的定期复核,以确保教育质量的维持并促进其不断提高[8].英国高等教育主要评估活动包括科研评估(ResearchAssesentExercise简称RAE)和教学质量评估(QualityAssesent简称QA).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安娜郎斯黛尔(AnneLonadade)认为,实行质量保障的原因在于它是大学对其师生进行有效监督和提供良好服务的需要,是按照外部认可的标准进行办学的需要,是证明学生产品质量的需要,也是证明公共费用没有被滥用的需要.日本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基本形成,其主要是由国家进行,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评估标准.后来质量评价则转向民间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为提高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的衔接.日本在2000年的《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明确提出,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有必要考虑设置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新型的研究生院[9].与职业资格挂钩成为此后日本专业学位设置中体现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及质量保障的重要标志.美国,专业学位成为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申请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职业资格或执照的设置也成为衡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具.

三、关于中国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educationalqualityassurancesystem)是教育评价的深化、结构化与体系化,分为“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提出后,它迅速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运动.近年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反映出教育评价的最新发展.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是目前广泛流行于西方社会许多领域(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这种理论开始被普遍地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由于中国专业学位近年来在学位类型和招生规模方面的迅速发展,其培养质量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的焦点.主要表现如下:

1.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已引起高度关注.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障体构建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2002年5月发布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为保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和培育良好的办学环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2005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要尽快构建立优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2006年3月他再次强调,要把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工作予以重视,把专业学位作为学校的重要品牌来建设,不断推进专业学位的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培养质量.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等”.同年8月,总书记在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国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开展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等”.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中,对中国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做出战略性规划,并且提出从五个方面入手,创造专业学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从三方面阐明了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的要求.

2.关于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施晓光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基本特征、原则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加快中国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10].有学者提出应当采用TQM及IS09000族标准,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肖晓春认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自身发展原因,原有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质量管理的需要,因而应引进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来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11].赵正洲认为,高等学校应实行能够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制,督导应遵循依法督导、二维督导、独立督导、科学督导、正面督导的原则[12].郝晋珉认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的建立.试点院校要制定和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规章,教育指导委员会也应抓紧制定质量监督办法,形成监督保障机制[13].王亚杰认为,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在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近年为保证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管理是关键,要加强教育质量的评估.李冬梅认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形成分为初级质量阶段、次级质量阶段和终产品质量阶段;在农推硕士创立初期,应建立全面管理教育过程和质量的健全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采用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等方法,对教育质量形成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和检查[14].时花玲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积极开展评估,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15].李霞认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应纳入实践性的培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训、考核与评价,与此同时还应分担部分教育成本[16].王战军指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政府、培养机构、受教育者和社会用人单位都是培养主体,要通过各种机制和措施,培育各主体的责任感,规范、约束和引导各主体在质量保障中对自身责任采取积极承担的行为.同时还要协调好各主体利益诉求,确保质量保障系统灵活高效运转[17].唐仁华指出改变农推硕士课程体系全国一统的局面,设置富有高校自身特色的课程.在课程体系构架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并充分考虑个性差异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满足学生不同需要.建立以专业领域为核心,突出培养方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体系中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比重,增加选修课程数量[18].杜玉波建议专业学位的培养要加强与各部委行业的紧密联系,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形成相关的政策扶持.外部系统的调控作用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宏观保证,要正确认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社会用人单位以及高等学校在专业学位的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19].姚秀颖等认为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服务”、“竞争”、“产品”的理念,构建内、外部质量共同作用的质量保障体系[20].


总之,迅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成共识.而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的基础和生命线,因此必须针对中国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挖掘其成因,在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

[6]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MasterofEducationalStudies(MEdSt)[EB/OL].http://.uq.edu.au/study/program.acad_prog等于5265,

2008-03-15.

[7]TheUniversityofMelbourne.MasterofEducation[EB/OL].http://.edfac.unimelb.edu.au/futurestudents/courses/postgraduate/Courses/

mseiei.,2009-03-25.

[8]王莉华.多元化的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及其质量保障机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73-75.

[9]大学会.化代に求められる高等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EB/OL].http://.mext.go.jp/b_menu/shingi/12/daigaku/

toushin/001101.,2008-06-01.

[10]施晓光.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2):32-37.

[11]肖晓春.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2.

[12]赵正洲,沈振峰,等.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的若干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Z1):30-32.

[13]郝晋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3-25.

[14]李冬梅.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

[15]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8.

[16]李霞.对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体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43-45.

[17]王战军,郑中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责任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18-21.

[18]唐仁华,胡承孝,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色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33-35.

[19]杜玉波.认清形势,突出重点,群策群力,努力开创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6):1-5.

[20]姚秀颖,等.浅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J].陕西教育,2012,(4):10.

LiteratureonGuaranteeSystemofEducationalQualityofProfessionalMaster’sDegreeGraduateinChina

LIUChun-tao,LIUSong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professionalmaster’sdegreegraduateeducationhasbeetheconsensusofthemunity,anditseducationalqualityisbeingthefocusoftheeducationsector.ThisarticlefirstlysortsouttherecentresearchesonChina’sprofessionalmaster’sdegreegraduateeducation,itsproblems,andcauses.Secondly,itwillanalyzetheliteratureoftheinternalandexternalsupportingsystemofforeign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education.Finally,itgeneralizesthesolutionstotheconstructionofthesupportingsystemofourcountry’sprofessionalmaster’sdegreegraduateeducation.

Keywords:professionalmaster’sdegreegraduate;educationalquality;literature

[责任编辑陈丽敏]

收稿日期:2014-03-08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1年质量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粤财教[2011]473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YB056);广东省高教学会2012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11GJA125005);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JK229);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项课题(GDJ2012079);华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华南农教[2013]47号)

作者简介:刘春桃(1969-),女,湖南邵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通讯作者:柳松(1968-),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UniversityofArkansas访问学者,从事农村金融、教育经济研究.

类似论文

生招生改革保障专业学位生培养质量

摘 要: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应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已逐渐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倾斜。
更新日期:2024-10-21 浏览量:132718 点赞量:28978

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生培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必要性进行探讨,就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20946 点赞量:5873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生培养质量问题的

摘 要:自2009年起我国开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由于受社会环境、考核评价及管理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其培养环节、专业实践。
更新日期:2024-12-12 浏览量:156497 点赞量:3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