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行书看书法艺术作品的经典性

【摘 要 】从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本文这三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三大行书《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具有某些相通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构成了书法艺术作品的经典性.

【关 键 词 】经典性,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本文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传统都是由一系列经典构成的,世世代代的经典充实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建立在对经典作品经典性的理解之上.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中国古代三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经过历代人的鉴赏与肯定而成为书法艺术作品的

经典之作,本文将从这三大行书来看书法艺术作品的经典性.

一、艺术创造与接受角度

汉语中的“经典”中的“经”从“系”从“”,按照《说文》段注的解释,“”乃川在地下之象,后来与“系”结合,才表示织物的纵线,指可以延续下去的对后世有影响的,带有一种历时性,并引申出“规范”、“标准”等义.“典”原是册在架上,手捧书籍的意思,指“五帝之书”,即所谓的“三坟五典”,带有某种共时性.“经”与“典”二者结合,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才有了“经典”的现代意义.纵观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这三大行书经过了时间的荡涤,经过历代人的反复鉴赏与肯定而成为书法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本文将通过对这三大行书的纵向比较而从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本文这三个方面来阐释书法艺术作品的经典性,并重点从艺术本文角度进行阐释.

从艺术创造角度来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在文人雅集之时为诗文遂撰写的一篇序文,没有任何书法艺术创作的动机和意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在听说侄子被杀时,在极度悲愤之下所成之作,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是在被贬黄州两年,寒食节有感而抒发抑郁之气.三大行书均是横卷的手稿性质,可见作者并非有意而为,没有任何的创作意识,只是抒发抑郁不平之气.这种经典性的创作往往是一挥而就,不可重复的.

从艺术接受角度来看,经典是一个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事实,经典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那些我们今天所谓的“经典”必然要经过反复不断地被阅读、被解释、被评价,然后其价值才能逐渐被认定,也才能最终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经典”.《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在经历了历代人的反复鉴赏后已被盖上了密密麻麻的章和后人的题跋,这也充分说明了经典作品的“经”之特性,经久不衰.


二、艺术本文角度

从艺术作品本身来看,经典的书法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必有它们的共同特点,以下从变化性、个性、时代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变化性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章法上,变化不羁,从横行来看并不是一条直线贯穿,每行从左向右看不穿,无距可寻而无杂乱之感,相反却使人感觉很和谐.结构上,字的大小轻重缓急开合收放形成不同的字组从而构成全篇灵动的节奏.例如开头一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和九年”是一个字组,这四字下笔总体比较粗重,开合互补.“岁在癸丑”四字,“岁”字的捺钩一笔和“在”字的撇照相呼应,“在”字较大,而“癸”字较小,“癸”字较轻,而“丑”字较重,“丑”字较短,而“暮”字较长,而且字距也是大小变化形成一定的节奏.笔法上,每一相同笔画的下笔都各自相异,全文十九个“之”字,七个“不”字,变化万千,无一雷同,真正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而又不超过尺度的境界.整篇都是由这些大小轻重缓急开合收放矛盾因素相互对话而统一起来.《祭侄文稿》与《黄州寒食帖》从章法结构笔法上也具有这种变的特点.藤守尧先生在《艺术问题》一书中就说过艺术作品中各个矛盾因素的对话与统一,书法艺术更注重这个变字,只有矛盾的因素相互地对话,才可以产生艺术的活力,才可以像自然界一样生生不息.

2.艺术个性

艺术个性是经典书法艺术作品的主要特性之一,六法之中的“传移模写”虽必不可少,但仅停留在模写阶段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件经过时间的荡涤而成为经典的书法作品必有它自己的个性与创新之处.

《兰亭集序》整篇给人一种雅致,理性之感,“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每一笔都交代地极为清楚到位,由于情感的波动虽有几次涂抹,但总体来看情绪控制得是很好的,从中也可看出作者的理性与潇洒.对比来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显得激愤而狂乱,多用侧锋焦墨,字显得枯硬刚劲,情难自已时字便写成几个大墨团甚至是略笔.开篇时,心情还比较平静,如泣如诉,写得大小匀称,随着叙述的深入,情绪难以自恃,写到“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满腔悲愤倾泻而出,如火山迸发,悲愤之情汇于笔端,字形变化多姿,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悲愤与笔墨交融,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足以见作者刚烈的个性.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最大的特点是几个拉长笔的运用和字体的微向右上挑.拉长的笔画既能放开来又可以收得住,汪洋恣肆,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最终又可以释怀.字的重心偏右倾显出了一种积极达观的性情.

在不通过其它渠道对这三位大家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只看他们的书法作品就可简单看出作者的某些性情,《兰亭集序》字如其人的雅致,理性,《祭侄文稿》字如其人的刚烈,浑厚,《黄州寒食帖》字如其人的旷达,潇洒.经典的书法艺术作品必是表其哀乐,达其性情.是作者性情的内化,个性的飞扬,是在艺术技巧纯熟之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3.时代性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脱离不开他们所处的时代,这三大行书创作的背后都有它们特定的历史背景,都与一定的社会氛围相吻合,带有时代印记.经典的书法艺术作品更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兰亭集序》书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是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好朋友谢安、孙绰、支道林等41位当地文人雅士相聚于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众人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并将所作的37首诗汇编成集《兰亭集》,大家又推王羲之为此诗集作序.王羲之眼见秀美山水,联想人生变化,感慨万千,下笔如神,一气呵成,写下了名噪天下的《兰亭集序》.魏晋时期,从人物品藻到书画理论都讲求一个韵字,人物品藻的韵指的是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韵成为当时士人的人生追求和艺术创造理论,《兰亭集序》整篇都透出清,秀,达的韵致.

《祭侄文稿》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是颜真卿为追悼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的祭文.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抵抗.叛军进逼常山但太原节度使却拥兵不救,以致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捕.安禄山将其父子二人处死,颜氏一门被害者30余人.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派人到河北善后,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名扬天下的祭文,满篇激荡着悲愤之气.

《黄州寒食帖》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69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书行草《黄州寒食二首》诗.这是两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时运不济的人生之叹,感染力很强.苏轼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辙同登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意气风发,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宋代是文人气和文人趣很浓的一个时代,文人在贬谪与提升,得意与失意中寻求生命的平衡,心灵的宁静,在痛苦中透出振奋,压抑中透出潇洒,就像《黄州寒食帖》中透出的那种潇洒积极和旷达.

对书法艺术作品经典性的理解从古至今,从中国到西方都有不同的角度,虽角度不同,但这些不同的声音必然会使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经典性有愈来愈深的理解,使每个受众都能从艺术作品中吸取营养,进而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藤守尧. 艺术社会学描述[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6.

[2][美]苏珊朗格著. 艺术问题[M]. 藤守尧译.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6.

[3][汉]许慎撰. 说文解字注[M]. [清]段玉裁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类似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壁画: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特质

摘 要:对山西芮城寿圣寺塔式壁画、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壁画、灵丘觉山寺舍利塔壁画、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壁画、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以。
更新日期:2024-3-17 浏览量:46864 点赞量:11746

透析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色彩艺术

摘 要: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 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
更新日期:2024-12-22 浏览量:156656 点赞量:33607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美

意境可以视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终极艺术追求,不同的作品体现出不同的意境 而意境的创造。
更新日期:2024-4-13 浏览量:56301 点赞量:12960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

摘 要: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积淀了国人的深层智慧,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内在基因 中。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8012 点赞量:4729

中国古代装饰色彩艺术的

摘 要:人类的文明史伴随着一部色彩装饰设计艺术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当人类解决了最低生活需求之后,色。
更新日期:2024-1-18 浏览量:19638 点赞量:5396

传统严谨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刘萍萍,女,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摘 要: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
更新日期:2024-9-28 浏览量:120780 点赞量:26402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传统

摘 要: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室内设计的重要源泉,是各种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及审美情趣的思维。
更新日期:2024-11-20 浏览量:145507 点赞量:3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