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与实践探析

【摘 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着诸多的社会矛盾.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学生具备生存的知识和能力是其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生存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界备受关注.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强化生存教育势在必行.

【关 键 词 】生存教育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17-02

生存教育理论提出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显现出很多缺陷.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社会与自然问题.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虽然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各式各类的生存教育活动及课程,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生存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生存知识应试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短缺等.因此,把握生存教育本质、反思当前生存教育的现状、思考生存教育的改革方向已是当务之急.

一、生存教育理论的提出与中国生存教育的现状

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及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首次提出了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的构想,其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生存教育所要宣讲的通过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及生存意识,促进个体的全面持续发展.① 可以说,生计教育为生存教育的提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支持.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全球教育基础会议上所做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主题报告,提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口号“学会生存”,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掌握有关的生存知识,培养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增强生存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存价值观,达到“学会生存”的目的.

我国生存教育是应素质教育之要求,将生存教育作为主要手段去实施.当然这种形式不仅能使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然而,大多数教育部门对生存教育的具体实施不够重视,学生对生存知识了解甚少.长期以来,我国在高校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中对生存能力的专项教育处于缺失状态,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不严谨,即使教育中有所涉及也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

二、生存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陈爱生和王汉定在《大学生生存教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一文中,对南昌航院大学生的生存教育进行了抽样分析调查.对应对突发事件或危险缺乏必要的常识和能力的调查中,学生在回答“你觉得下列哪种灭火器不能用来扑灭油类火灾”时,有86.4%的同学选择不能用“水剂”,13.6%的同学认为“二氧化碳粉剂”和“泡沫”也不能用.在回答“当遇到危机情况你习惯于怎么做”时,81.1%的同学是“靠自己”,5%的同学是“逃避”,13.9%的同学是求助于他人.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还有1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在自卫能力上还有些薄弱.这些情况一方面暴露了生存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存问题的轻视与无知.“5·12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已敲响了“生存教育”的警钟,以往对生存教育的不够重视,让我们付出了太多血的代价.家长、学校、社会应反思我们的传统教育,现在的学生太脆弱了,生存技能匮乏、生命意识薄弱、生活能力缺失、依赖性强、抗压力差以及情感脆弱.学生们的危机意识不强,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所欠缺.

培养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的人.我们要大力开展生存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存教育与训练,切实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和生存能力.这是我们民族强盛与国家繁荣之所在,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

三、实施生存教育的路径

1.推进教育政策改革,完善生存教育体制

第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综合的学校生存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生存教育的重中之重.将长久以来作为选修课的生存教育逐步变为必修课,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灾害科学、安全科学和危机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对突发性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的“实战仿真演练”.

第二,教师要具备专业化的生存教育理论与技能,能深刻认识到生存教育的内涵、目标及意义.同时,“还要加强生存教育管理队伍、研究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通过举办生存教育研讨会、提供教师进修机会、邀请专家学者讲座等形式使教师达成对生存教育的共识、提升教师教育素质、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多类型、多层次的生存教育师资队伍”.②

第三,建立科学、严谨的生存教育评价制度,考核内容应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指引、管理等功能,有效推进生存教育的实践.积极拓展生存教育资源及受教范围,摒弃“生存教育施教必由学校”的思想,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体系.同时,生存教育应与终身教育相结合,扩展生存教育的受教范围,使生存教育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2.注重学生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精神的培养

社会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是客观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具备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危机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责任,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发展和整个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3.关心教育与生存教育并重,促进二者的和谐统一

我们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生存技能以及专业性知识的同时,还应使学生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培养其关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这种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亦可归结为生存教育与关心教育的结合.纵观近半个世纪的教育发展史,人们对于生存教育与关心教育这个问题,其重心都是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很难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平衡.若偏重甚至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则社会物质之车固然会飞速发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方向性指导,在众多的歧路面前,这辆战车最终也会前途莫测.③ 由此可见,关心教育与生存教育在社会动态发展中达到相对平衡,才是理想的教育状态,二者并重、各司其职、互相补充,才能实现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四、结束语

我国的生存教育自引进和提出不过十几载,生存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刻理解生存教育的精神实质,注重生存教育的理论提升与创新,反思当前生存教育的实践,大胆进行生存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生存教育向纵深发展.

注 释

①孟旭、杜智萍.美国的生计教育运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

②李晓莉.我国生存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③王义高.跨世纪教育的一个共同主题——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1)

类似论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理与实践探析

摘 要:大学生创业是高质量就业 引导大学生创业,让大学生自己去经营管理公司,一方面创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的。
更新日期:2024-8-2 浏览量:16105 点赞量:4938

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析

摘 要面对“微博时代”所出现的各种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我们要认真学习把握微博这一新兴媒体。
更新日期:2024-8-23 浏览量:108737 点赞量:24208

中学生情感教育实践探析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教育是一项爱的。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18993 点赞量:5288

大学网络传播课程教育实践探析

基金项目:本文是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关于《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实践&。
更新日期:2024-7-3 浏览量:15330 点赞量:4880

新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实践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到国家对待经济的政策,小到居民的日常生。
更新日期:2024-10-8 浏览量:19658 点赞量:5766

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体系探析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评估范围、评估背景的复杂性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存在。
更新日期:2024-7-15 浏览量:94766 点赞量:2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