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书法教育的特点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家传式教育和官学式教育是唐朝书法教育的两大基本形式,家传保持了书法艺术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但对创新带来了局限.书学的建立使书法教育更加规范化,唐朝开设书法专业课程,其书法教学具有权威性.

唐朝书法教育家传式教育官学式教育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举世闻名,无与伦比.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在民族艺术瑰宝中大放异彩.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继晋朝书法艺术发展成为第一个高峰之后,唐朝又将书法艺术推向了又一高峰.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太平,在这之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的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空前兴盛的景象.此盛世带来的丰厚物质基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唐朝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墨迹流传比较多,大量碑帖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了一个更深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

教育作为封建王朝推行儒学的重要手段,在唐朝得以大力发展,而书法教育作为六学之一跻身于官学,成为唐朝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师徒相授是唐朝书法教育较普遍也较重要的教学形式.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勤砚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将我国教育史上的师徒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血缘关系”,一类是“非亲非故”.

一、唐朝家传式书法教育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一篇《家书抵万金》中写到:“家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样式.中国文化世代相传,家学一脉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归根到底,一切家学皆国学.所谓家学,无非是在自己家里学到的国学.国学宏富,纳新融旧;家学渊奥,探微烛幽,弘扬家学,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弘扬国学,可助旧邦维新,国家兴盛.”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家学作用非常重要.

家学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为父子相传.如:陆柬之与陆彦远的父子关系.明代陶宗仪《史书会要》中记载:“陆彦远,柬之子,时谓小陆,传父书法.”另外,被称为“大小欧阳”的欧阳询及其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二是母亲传授子女,比如颜真卿母亲殷氏.《新唐书》中《颜真卿传》中记载:“(颜真卿)少孤,母殷氏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颜真卿的母亲殷氏是颜真卿的第一任老师,在母亲教授子女的方式中,有相同一点就是父亲去世,母亲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母亲一般都出身名门望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家教.三是通过联姻建立起的亲戚关系.如:张怀瓘在《书断》中提到陆柬之,乃“虞永兴之甥,临学舅氏,得其法.”陆柬之学习书法是跟随舅虞永兴.根据唐代张怀瓘的《书断》及宋代朱长文的《续书断》记载,唐代书家61人,有家学关系者就有26人.

通过这几类家传式教育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家传在唐朝书法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这种教育方式多数存在于名门望族,传授者家族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典籍丰富珍贵,有优越的教学条件.

中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书法在家庭传承上深受这种思想影响,家传最明显的优点在于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当然家传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其局限性,缺乏标新立异,对于创新这方面有一定阻碍.

二、唐朝官学式书法教育

隋朝,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时间短暂,但在诸多方面还是对唐朝产生了深远影响.隋朝首先创立了教育行政机关——国子监,还专门设置了书学,算学,律学等教育科目.当然,这只是首创尝试,未能确立发展.唐太宗即位后,大兴科举,兴办学校.唐朝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称为“六学”,隶属国子监之下.另外,唐朝还设立有弘文馆,崇文馆,主要负责修复典藏古籍,对书法要求较高,其中明确规定必须学习书法.

唐朝书学设有专业课程,“书学:初习书法外,兼习时务学和文学学.《石经》三体学三年,《说文》学二年,《字林》学一年.”石经是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籍,石经三体是用篆,古文,隶书三种字体写刻.说文,《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正文以小篆为主.字林,晋代吕忱著,是一部按汉字形体编排的字书.唐朝书学以这三种字书为基本教科书,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课程.另外,国子学、太学、门学、律学、算学也开设书法课程,《唐六典》国子学条记载:“(国子学生)其习经有暇者,命习隶书并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

《新唐书》记载国子学及六学学生生源范围及数量:“国子学,生三百,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具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太学,生五百人,以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为之;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其五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子为之,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生三十人,算学,生三十人,以文武官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通其学者为之.”可以看出唐朝书学学生有一定数量,但不及国子学,四门学等.

唐朝教育有很规范的假期制度,《新唐书》中记载:“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其五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对、四品有对及文武七品以上子为之,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旬给假一日.前假,博士考试,读者千言试一帖,帖三言,讲者两千言问大义一条,总三条同二为第,不及者有罚.岁终,通一年之业,口问大义十条,通八为上,六为中,五为下.并三下与在学九岁、律学六岁不堪贡者罢归.每岁五月有四假,九月有授衣假,两百里外给程.其不帅教及岁中违程满三十日,事故百日,缘亲病二百日,皆罢归.”这充分说明唐朝规定有假期休息时间,另外唐朝假期制度也有旬假即每十五天休息一天,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上元日即农历正月十五,寒食(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清明节,佛祖降生日(农历四月初八),皇帝的诞辰日等都有较短的假期.唐朝推行假期制度这一举措,注重学生的劳逸结合,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学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唐朝,学生如果报考书学,要进行专业考试,《新唐书》中记载:“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口试即为口头回答书法知识及其他知识,出二十道题,答对十八道方能通过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录取的考生书法理论与实际书法水平都有较高水平.

唐朝择官标准也要求其有一定的书法水平.“其择人有四事,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辩证;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唐朝科举出身的大书法家有很多,如颜真卿,柳公权等.唐朝书法教育很普及,不管家传式教育或者师徒式官学教育,人人学习书法,因此有“唐代无人不能书”这一说法.


唐朝创造了高度文明,甚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唐朝书法艺术更是灿烂的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书法杂志社编的《书法艺术》中:“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争妍斗奇;欧(欧阳询)、虞(虞世南)、褚(褚遂良)、薛(薛稷)、李(李邕)、孙(孙过庭)、颜(颜真卿)、柳(柳公权),颠张(张旭)狂素(怀素),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这正是唐代实施书法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现今,书法教育推广普及,而唐朝书法教育的模式与成就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

类似论文

小学硬笔书法教育之二·基本笔画训练

新的一年里,学习书法的老学生还是比较多的 书法学习的成效慢,长时间坚持学习很有必要 在学习英语时有一句话ᦂ。
更新日期:2024-5-27 浏览量:72087 点赞量:16692

书法教育责无旁贷

本期话题:学校要为学生汉字书写奠定基础近期,两档关于说文解字的闯关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
更新日期:2024-12-23 浏览量:154419 点赞量:32454

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

【摘 要】书法是一门艺术,它结合了汉字和中国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
更新日期:2024-9-13 浏览量:116690 点赞量:24904

明清时期的书法教育

摘 要:明清书法教育内容以晋唐名帖为主 通过科举书判与铨选制度实际规定了当时书法教育的教学目的与风格。
更新日期:2024-12-1 浏览量:19320 点赞量:5126

中小学书法教育探微

摘 要: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闪耀着古国文明的灿烂光辉 汉字书写是衡量个人素质的标志之一 汉。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5959 点赞量: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