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是国家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规定的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人们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或“不虚弱”,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这个概念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首次将健康的概念划分为生理、心理及社会三个方面:生理意义上的健康是指躯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的健康;心理意义上的健康是指精神与智力的正常;社会意义上的健康是指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能力.三者相互作用以维护个体的健康或产生疾病.

体育教学中,学生暴露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体育教学者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常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①体质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个子小、肥胖、体弱或有某方面的残疾等,他们在做练习时会害怕动作不规范而被其他同学嘲笑,导致他们产生运动恐惧感.②因学习能力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还有些同学(包括许多文化学习成绩很好但体育运动能力不好的学生),因为他们动作不协调,运动学习能力差,接受和掌握动作的能力也差,总是觉得我再努力也技不如人,以致于他们不敢在众人面前进行练习,而是躲到角落独自进行练习或者就在一边当旁观者,这样就导致他们在体育课中显得胆小、怯懦,最终导致体育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③因个性不良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一些学生怕吃苦、娇气或者偷懒、上课喜欢捣蛋,没有吃苦精神,一分开练习就躲到阴凉处休息、喝水或者跑去做自已喜欢的其他运动,自律性很差.

2.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1假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那就很容易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兴趣、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的时候,人的愉快感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具有挑战性,也会使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能力适应挑战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短跑教学中,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反复跑没有兴趣,也有个别学生跑的能力不行,不喜欢跑.在适当的时候将学生分成实力大致相当的两个组,进行迎面接力,在集体荣誉感与个人使命的促进下,每个学生都努力地跑,并且每个跑的学生都在同伴的加油声中感受到同学的鼓励,体验到跑的快乐,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但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且在竞赛之中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往往会使同学们意犹未尽地提出:“再来一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2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只要具有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所具的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所以,教材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增加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比如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因为在游戏中,每一组的同学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从而促使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2.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

体育运动不同于日常的身体运动,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足以应付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比如排球运动教学,许多学生并没有较多的接触排球,对排球的感观比较模糊,特别是女同学对排球的垫球产生恐惧,尤其是垫球一阵子后前臂感觉到痛与红肿;再如,中长距离跑,此项目对速度耐力要求比较高,几乎大多数的学生对此项目产生抵触心理.但是中长距离跑对发展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体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要求学生具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应当是个激励者,通过不断激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鼓励质疑,标新立异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教师应改进枯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应用鼓励表扬法、诱导法、感染法、磨练法等方法让学生在这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以及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心理素质逐渐得到提高.

2.4注重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

现在的高中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加上现在的社会因素影响,许多孩子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一些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激动甚至会引发过激行为.一些学生对于某项学习内容掌握不好时会轻易放弃,自暴自弃.教师发现后应主动关心他们,采取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帮助其树立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对于体育差的学生,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体育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自卑心理,从心理学角度看,越是各方面都表现差的学生,对赞美的渴望就越强烈,因为他们受表扬的机会太少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有一位学生很胖,她跑短跑时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她频率很好,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鼓励她多跑,并且给她提出了超出及格时间的要求,她听了自信心大增,而且每次练习时都尽力跑,到测验时果真比及格线还快了0.3秒.


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捕捉到源自教师的某种肯定的信息,从肯定的评价中获得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多加指导,使之能正确对待自己,懂得只要努力和方法得当,就能将自身的运动潜能挖掘出来,当然,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对他们的运动技术要求,使其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在练习中扬长避短, 6880;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

3.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3.1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心理环境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教师情绪失控,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紧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用爱教育学生,才能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3.2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首要条件,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合作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氛围,必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地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体育课师生互动的内容多于其他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多于其他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用爱心与学生交流,必定可以为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更多的机会.坚持平等教学,就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充当调控者既让学生充分思考又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克服无序、混乱的状态;教师又充当一个者,坚持教学,尊重学生的大胆设想、自由提问的权力,宽容与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保护学生稚嫩的自尊,帮助他们自主、自信,体验成功.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

类似论文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分析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
更新日期:2024-10-19 浏览量:132288 点赞量:28840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高中英语教学相结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社会对各英语教师į。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2664 点赞量:6584

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又较低,而体育是德、智、体三育中的一大组成部分,体育担负着。
更新日期:2024-10-22 浏览量:132440 点赞量:28803

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自身、对家长和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
更新日期:2024-5-1 浏览量:12892 点赞量:4473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
更新日期:2024-10-15 浏览量:131865 点赞量:28773

探析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要求每一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塑造学生的。
更新日期:2024-5-7 浏览量:14787 点赞量:52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角度阐述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用博爱唤起学生、培养。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3965 点赞量:3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