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悲剧美学价值

摘 要:《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通过对窦娥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作品通过善恶的斗争,以善良的窦娥毁灭告终,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与,使得窦娥这一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窦娥冤》悲剧美学价值

关汉卿(约1210-约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关汉卿了解人民生活疾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借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曾经把自己比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一、反映现实的杰作

《窦娥冤》题材来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关汉卿对其进行加工改编,写成了一部反映社会黑暗、官吏腐败的社会悲剧.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备受凌辱,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还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了“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效果.

二、悲剧特点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美学上真正意义的悲剧性在于:悲剧冲突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的悲惨结局,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潜流在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历史上大部分悲剧均是这样的,悲剧主人公都是一方面有正义善良个性特征,有美好的理想愿望,另一方面又必须遭受种种迫害而不屈服.最后为了理想而拼搏献身,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人性美和劳动人民的人情美.恩格斯和鲁迅曾经对悲剧下过这样的定义:恩格斯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也没有什么宏伟的人生目标,她只是从自身条件出发,提出了能够生存下去的最起码要求.就是这样简单的要求在元代社会里也无法实现.窦娥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元代社会造成窦娥的悲剧,而不是因个人过失突发的偶然事件.《窦娥冤》就是一部极具震撼力量的悲剧经典名著.窦娥之死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价值.

三、典型化的悲剧形象.

《窦娥冤》之所以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关键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形象.

(一)窦娥是一个温顺、善良的弱女子,有着让人同情的身世.她出生在书香之家,家境贫寒,三岁丧母,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父亲为了抵债,七岁时忍心将她卖了,做了蔡婆的童养媳.她成为的牺牲品,这加重了她幼小心灵的创伤.她在蔡家平淡地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岂料十七岁成亲不久,丈夫便亡故了.一个二十岁无儿无女的寡妇从此开始面对无边的苦难.在封建礼教盛行的社会里,“母以子贵,妻以夫荣”,像窦娥这样一个无夫无子的年轻寡妇,在日常生活中无依无靠,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她怀疑不公的命运,但还是忍耐,愿牺牲自己守节尽孝了此一生.

(二)窦娥是封建社会孝女、节妇的典型.窦娥是一个封建道德的遵循者,她竭力敬仰和维护传统道德.她的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承受了封建社会施加给妇女的一切苦难.身为弱者,她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另外,她又是一个贞孝两全的女子.她对丈夫从一而终,不管张驴儿选择什么招数,窦娥都不为所动;她与婆婆相依为命,自始至终都在为婆婆着想,都在尽孝道.“贞节”“贤孝”是中华民族长久形成的美德,剧作家将这些为民族群体认可的美德赋予女主人公,就使女主人公的毁灭更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愤慨,使之与主人公的美好品德出现共鸣,激发起人们反抗邪恶的自觉和勇气,这正是悲剧价值的体现.但是她的这种追求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矛盾.的压迫,流氓恶棍肆虐,污吏横行步步把她逼向死亡的道路.窦娥价值观念中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无情地“毁灭”.

(三)窦娥又是一个坚强的反抗者.窦娥只想安安稳稳地做个顺民,恪守封建.但万恶的社会没有放过她.流氓凌辱迫害,昏官的严刑拷打以致被判死刑,沉重的压迫锻炼了窦娥的性格.她在种种压迫下走向成熟,在正直善良之外又闪现着她敢于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反抗的斗争光芒.人间的不公,更使她怀疑天理的存在.面对冰冷、罪恶的屠刀,窦娥大义凛然.面对污吏、地痞流氓,窦娥以坚强不屈、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捍卫自己的人生信念.面对天地对人间的邪恶残暴却无动于衷,发下三桩誓愿.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她要借异常的事项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了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激起了世人对不平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


《窦娥冤》通过窦娥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元代被压迫人民的悲痛生活,进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普通人民的正义呼声,并把矛头指向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从而歌颂了平民百姓美好而朴素的反抗精神.她是用自身的毁灭来肯定和张扬了有价值的东西.窦娥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窦娥的价值在于她面对邪恶势力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类似论文

《白鹿原》的悲剧美学意义

【摘 要】《白鹿原》作为一部描绘“民族秘史”的长篇小说,通过写具体的人物。
更新日期:2024-3-20 浏览量:45039 点赞量:10718

《类编长安志》的历史地理学价值

摘 要:《类编长安志》在元代地方志中颇有特色和代表性,它上承宋代宋敏求的《长安志》,下衔接明、清。
更新日期:2024-2-19 浏览量:33681 点赞量:8727

元杂剧《窦娥冤》体现的民间

摘 要 :元杂剧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创作遵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可以说,它既是艺术表现,也是民俗表现,。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18733 点赞量:25777

古代法律角度读《窦娥冤》

《窦娥冤》是反映元代社会黑暗现实的一部悲剧 这个催人泪下的悲惨故事,引发了历代观众、读者的诸多同情 窦。
更新日期:2024-9-3 浏览量:17003 点赞量:4988

尼采悲剧美学视域看《红楼梦》

摘 要:本文以《悲剧的诞生》为基础,从尼采的悲剧美学视域解读《红楼梦》 根据尼采提出௚。
更新日期:2024-2-26 浏览量:34187 点赞量:8724

用《爱的艺术》解读悲剧人物美狄亚

摘 要 :美狄亚对伊阿宋的爱是一见钟情,是瞬间的、感性的,而并非“一项认真的决定”;她对于今。
更新日期:2024-12-12 浏览量:156083 点赞量:33686

《刺猬歌》的悲剧美学倾向

读完张炜的新作《刺猬歌》,脑海中突然闪现出美国诗人罗伯特洛威尔的一首诗,题目是《醒在蓝色的忧郁里。
更新日期:2024-10-27 浏览量:131931 点赞量:2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