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通过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运行机制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几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 键 词:工业工程专业;面向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83-02

随着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大学生本科层次人才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受到企业追捧,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年新高,大学生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美国引入工业工程,包括工业工程的指导思想、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内容,并开始在高校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1-2].但由于社会背景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工程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引进的培养模式与中国的教育环境不相符,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等[3-4].本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以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培养符合企业需求、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工业工程本科人才高质量就业率.


一、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工业工程学科在我国大陆开设时间短,专业建设方面缺乏科学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统一的建设标准,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内容及方法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培养模式尚不十分完善,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育方法和手段相对比较落后,IE人才层次不合理等问题[5].综合分析,我国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过于泛化,针对性不强,给有限的四年教学带来一定的盲目性,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培养哪些相关能力与技能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最终导致学生毕业找工作也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有哪些竞争优势.工业工程专业涉及应用面广、知识范围宽,只有人才培养目标清晰,才能确定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等相关内容.(2)过分强调知识学习与学术研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工业工程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性、学科性、知识性,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导致工业工程学习与企业生产相脱节,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低,毕业后适应岗位的能力不强.(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要么是简单地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加管理知识,要么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加机电基础知识,使得管理理论与工程技术相脱离,没有体现出工业工程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专业特性.

二、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目前国内的工业工程培养模式可以总结为三种:一种是培养管理型人才;一种是培养工程型人才;一种是培养专业型人才.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思想是培养市场需要的、为企业解决实际需求专业人才,能够在企业从事制造、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与生产、物流、质量、项目、规划等领域的现场管理、定量分析、系统优化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应为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制造业急需的应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2.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1)课程体系.围绕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重心.从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目标出发,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基础工业工程,系统工程等;制造类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关于制造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制造系统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工程等;现造工程知识模块,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化技术与现造技术的结合,如精益生产、ERP等;经管类课程模块,培养一般的经济管理知识,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工程经济学等;数理类课程模块,主要为培养学生分析、运算、优化能力,这也是工业工程必备的核心能力,课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等.(2)师资队伍.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只有从事过具体企业工作与实践的教师才深刻理解企业实际的需求,包括能力需求与知识需求等.而具有创新的意识才能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将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素质加以因材施教.“教师”+“工程师”+“领域专家”的复合型师资力量是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这种培养模式,既要不断派遣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先进专业知识,又要派遣到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先进企业,加强教师队伍的工程知识.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具有国外知名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学习经历的教师和具有丰富的企业实际工业工程工作经验和研究的企业高级工程师,通过学校团队协调工作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将先进知识和企业实践相融合,培养建设复合型教师队伍.(3)教学方法.对于工业工程而言,其研究领域十分宽泛,如果只传授知识而不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与方法,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就显得非常枯燥,教学效果也很一般.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工业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特点,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法应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即基于企业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分组学习、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教学、协商互动等多种模式的自主学习模式,注重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中引入沙盘模拟、计算机模拟、企业生产模拟等模拟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成现实世界中的不同角色,如公司经理、财务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等,对遇到的工业工程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与决策,达到在乐中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4)教学运行机制.工业工程领域的宽泛性决定了知识的多样性,工业工程专业学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工业工程专业应用领域的知识,这也极其不现实.而对于不用的领域,其知识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面向市场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不是培养应用领域的全能型人才,而是培养某一领域和几个领域的“专才”.教学过程需要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开设相应的课程.应对这种需求特点,应该成立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块,同时成立课程组教学团队.即将应用领域知识进行分组分类,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分析其知识范围与素质要求,将向关课程组成模块.相关应用领域的课程设置根据需要选择课程模块,而教学团队相应组建成各课程组,教学运行以课题组为中心进行运行,如成立“物流工程课程组”和“质量控制课程组”.以课程组为基本教学单位组织教学,不断充实提高课程的基本要件建设,增强课程组的组织功能、教学功能和规范功能,课程组形成“一课多人,一人多课”的交叉型结构,从师资力量上保证了每门课都有相对充足的授课教师.以课程组为单位开发教学资源,课程组成员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推进教材的立体化建设,不断更新、充实课程教学辅导资料,为每门课程建立了相关的习题库、试题库、数据库和参考资料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在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还通过网络资源强化教学效果,使得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日益丰富.(5)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班级教学可以发挥师资最大效率,便于组织管理,但同时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对于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由于其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和需求知识面广,同时基于学生个人特长完全采取班级制教学形式不太合适.应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就业领域偏好,采取班级教学+小组教学的形式.即对于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采取班级教学方式,而对于学生就业领域的偏好,可根据行业特点以及知识需求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制造业机电小组”或“物流服务小组”等,对于专业知识模块,采取小组教学方式.如果学生有兴趣进行更深的某一领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则可以加入到教师的研究课题中去,课题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个人培养.采用“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使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才都可以得到满足,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就业形势日益紧张的形式下,如何使高校的培养人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做到企业有所用,人才有所为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就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想,并在重庆理工大学进行了实践,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就业形势研究面向市场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使体系更加完善、系统.

类似论文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

【摘 要】工业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文章介绍了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其特性,分析了工业工程专业。
更新日期:2024-6-28 浏览量:84172 点赞量:19073

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通过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现状的不足,提出。
更新日期:2024-11-20 浏览量:144195 点赞量:31129

“技术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就业趋势,提出了培养“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的思路,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分。
更新日期:2024-8-28 浏览量:109150 点赞量:24262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

摘 要: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比较对象,从教学体系、专业建设思路、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建筑节能与。
更新日期:2024-10-1 浏览量:20863 点赞量: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