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五大目标之一.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到的结论是:①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同年龄段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差;②与体质好的学生相比,体质不好的学生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③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独特的、显著的作用.

【关 键 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

1.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心理健康对中学生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中学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不断腾飞,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众多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身体锻炼、体育教育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

体育锻炼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家对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现在,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逐渐被学者和普通人群所认识和重视.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理论等方面,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探讨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和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本文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理论学刊等书刊、杂志上查阅、参考了2002-2008年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近二十篇资料.

3.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中学生是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绝大多数中学生正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青春发育关键时期,身体疾患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但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研究发现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范洪成、王瑞强、程绍珍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

从表1可以看出,中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因此,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全国青年常模.随着中学生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就容易诱发许多心理问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2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如表2所示,“体质优生”的SCL-90各项因子分、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低于“体质一般生”,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统计结果表明“体质优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优于“体质一般生”.“体质一般生”的体质成绩相对较差,一方面是由于天生体质较差(包括身体素质、机能和形态),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一般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常会伴有主观上的身体不适感,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过大,如果在思想上又得不到适当的松弛和休息,就会造成精神过分紧张,会出现不安感、孤独感和急躁感等人格不完整和心理不成熟的特点,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产生不少困扰,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3.3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运动量的关系.

范洪成等人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所做的研究结果显示(见表3),除敌对因子外,其余各SCL-90因子与运动量均呈稳定的低度负相关关系(P<0.001或P<0.0001),说明身体锻炼的运动量越大,心理健康状况也就越好.该研究结果恰好与前人的结论相符.

将运动量与陈各分量表得分计算相关系数(见表4),陈量表六项因子得分与运动量均呈稳定的低度正相关关系(P<0.001),这与上面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越大,心理健康的状况就越好.

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这已是人们所共知的了,但体育锻炼必须科学合理,而科学合理的关键就是运动量的适宜.而心理健康与运动量适应的范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探讨.

另外许应荣老师通过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以及地点等的研究得出:保持体育运动的次数和频率对于提高学生耐挫能力具有显著效用,同时体育运动时间应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身体疲劳而引起的情绪不稳定.

4.结论与建议

4.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从以上的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相当数量同学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精神高度紧张,一旦有生活或者学习中碰到挫折,容易造成情绪波动过大,耐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对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及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2中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

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参加除了体育课以外的体育活动,保持健康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保持每天一定时间的运动对于调节心理状态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另外进行体育活动要注意适量原则,过长时间和过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容易导致机体疲劳,产生劳累感,效果只能适得其反;一般看来不一定要进行正统的体育活动,户外活动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和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更有助于情绪的稳定.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愉悦地进行探讨和交流,比起独自一人乏味、枯燥的练习在稳定情绪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4.3培养高水平、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

教育发展有赖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教师肩负着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重任,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要关心体育教师的成长,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努力建设与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现在迫切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对学校体育教师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同时,应在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及其课程体系,培养新型的健康教育师资.


此外,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加强学校体育健身场馆设施建设,为学生身体锻炼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等,都有益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从而使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得到必要保障.

类似论文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
更新日期:2024-9-18 浏览量:119616 点赞量:26191

体育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由于近几年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压力措不及防地出现在中学生面前,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中学生。
更新日期:2024-2-9 浏览量:10246 点赞量:3955

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
更新日期:2024-2-27 浏览量:34268 点赞量:8738

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摘 要:体育不仅具有促进身体发展,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功能 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
更新日期:2024-6-17 浏览量:82432 点赞量:1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