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探析

当今,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随之而来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理念.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整个过程中也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在对人的培养中,体育与其他学科一道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对此,我国在2000年出台了《体育与健康标准》,在2006年启动了“阳光体育活动”以及后来建立了学生体质测试档案等.这些说明了我国基础阶段的体育教育已开始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同样的体育课程内容会因体育教学因素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本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在基础体育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和贯彻,力求为体育教学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概述

人本主义(Humani)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万物之灵”.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人本主义是指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而德国百科全书《拉鲁斯辞典》认为,人本主义是把人看作核心和最高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本性、价值、潜能、经验、意向性、创造力和自我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它所注重的是对人的健康人格和内在价值的研究,强调重视人的尊严和主体性,以人本身为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为人本论,是区别于行为主义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教育目标及其课程论体系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即主张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倡导教人的教育,以达到自我实现;主张开展智、德融为一体的人格教育;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也包括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强调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以及关注学校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等.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有助于了解人的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助于把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

二、体育教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

1.“以人为本”是体育教学本质的回归

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以人为本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从孔子开始,儒家教育就非常重视人潜能的发展,重视个性的培养.比如,《尚书·泰誓》中“人为贵”就是其最好体现.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身是学生本性的展现,而活动的内容是完善学生本性的媒介.学生本性的发展产生于学校教育的功能.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类需要,而自我实现则作为人的本性的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能给人带来“高峰体验”,能成为改变人格的伟大力量,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马斯洛认为,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是实现人的自我.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因,学生通过体育达成自己的社会化的需要.因此,人本精神贯穿体育教学就是向着实现教育超越,以达到人真、善、美的高尚境界,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实现学生的自我.

2.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认为,只有采取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每个学生才能最充分地得到发展,达到完美人性的实现.《中国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要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来促进人类的协调发展.”1989年联合国教科组织《21世纪的教育》提出:“学习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因此,这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主体教育论.传统的体育教学一味地追求体育达标,造成学生爱体育而不愿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独特功能.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创新、思维、适应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应把握和创设进行创新教育的时机,让学生能够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3.反对“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我国至今先后颁布了七次基础体育教学大纲,从历次大纲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过程与发展轨迹.比如,1956年,我国基础体育教学大纲的任务主要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1961年,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来设置课程.这两次教学大纲主要是以运动技术观念为主导,强调体育中“三基”培养,此时的体育教师被称为“卖艺式”的体育家.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强调体育教学的“工具论”.在这种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指导下,我国出现了以“劳动代替体育”、“军训代替体育”等现象.体育教学大纲忽视学校体育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位,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体育教学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和发展的机会,使体育教学焕发活力.而“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过分强调社会、集体利益.

4.注重学生“健康意识”培养的教学观

迈入2l世纪和加入WTO后,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更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身心俱佳的人才.同时,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类的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学校对人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身心健康意识.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是关键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角度来指导体育教学.因此,应从人本主义教学观角度来研究体育教学,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内涵,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目的.

除此之外,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体育教学观.自由创造既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又是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即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因此,基础体育教学应强调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发展学生智慧和品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三、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在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的贯彻

1.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归宿,可分为身体发展、动作技能、心理健康、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五大领域目标.我国《新体育课程标准》中已明确了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身心整体健康的提高为目标.新的发展目标,较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都更全面、更符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它提出了以整体健康提高为发展目标.在构建我国基础体育课程目标时,首先应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了解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差异,了解人本主义的学校体育健康观与以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差异.同时,用人本主义的健康体育教 学观去审视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结果,可以用人本主义体育教学观去评价学校现行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措施.基础体育最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一个科学的体育课程目标应是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例如:在中小学校园中,应通过改进体育教学设备器材来体现人本主义关怀(如篮球架的高度、足球门的大小等).

2.体育课程内容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

在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要注重内容的生理、心理顺序.体育课程内容应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组织,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终身受益.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有害于青少年健康的课程教学内容,但不少传统的体育内容却没有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基础阶段就安排了大量影响学生健康的教学内容.如水平一阶段的体育考核项目中就有30米快速跑、立定跳运等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的内容.

(2)体育课程内容要具有弹性化和乡土化

人本主义教育观要求体育课程内容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有实用价值的体育锻炼内容,如娱乐体育、体育舞蹈、韵律操等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体育课程要体现体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多样化和个别化.因此,在编制体育教材时要考虑系统性和科学性,要给予各地各学校一定空间.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大纲》体现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人性化和弹性化.各地各学校应把握机会,编制适合本地本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对此,校本课程要积极利用宝贵的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摔跤、歌舞、荡秋千、射箭、滚铁环等民族项目),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开发新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同时,体育课程应有弹性和乡土性,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加大地方、学校、体育教师、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性和灵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大自由发展的空间.

(3)完善体育健康理论知识

体育与健康密不可分,两者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共同构架健康体育体系,使其理论基础更加充实.因此,在充实体育专业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健康理论的发展(如营养学、卫生学、心理学等).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在要讲解技术的同时,要向学生灌输体育美学、奥林匹克文化等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体育观,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锻炼效果.

3.体育课程实施

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等都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体育课程,关键在于科学有效地体育教学.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体育教学是一个以身体活动为特征的特殊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具有能动认识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这两个主体都是以体育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形成了师生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而教师对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方法力求达到科学化和系统化,对学生“教之导之”,科学实施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然而,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当教育方法(如公开嘲讽、偏袒、人身攻击、不当的师生关系、、侮辱、错误指责等),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只有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更有效实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所说,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决定于教师良好的态度品质.


4.体育课程评价

(1)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评价是对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体育课程评价或体育教学评价主要针对体育教学工作及对象等教学来进行诊断评价.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教”和“学”两方面评价.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价值.同时,人本主义提倡评价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随着“健康第一”理念的深入,评价已逐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纳入评价的范畴.

(2)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做出科学的评价,必须建立符合社会进步和符合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评价反馈的功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首先,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要从单一的评价转向多角度的综合评价,重视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其次,评价指标多元化.如情感态度,创新精神、能力、学习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多项内容.再次,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绝对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总结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除此之外,评价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同行互评等.

5.“以人为本”体育价值观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对学生的人性、自由、人权、价值的尊重.体育教学带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身心的愉悦与快乐,学生永远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为此,社会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比“增强体质”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作为特殊的教学过程,凝结了竞争、创新、进取和向上的品质.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强调了健康的人文精神.

类似论文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坚持人文关怀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国家整体职业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在对于国家输送相关技术方面人才上起着不可或缺。
更新日期:2024-8-5 浏览量:17215 点赞量:5383

体育教学中的实用心理学

摘 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体育教学由于它的。
更新日期:2024-2-13 浏览量:31493 点赞量:7849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电视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所倡导的关怀人类、弘扬人性的核心理念,对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传播影响深远 它促使电视媒。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81927 点赞量:18430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在职业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素。
更新日期:2024-5-17 浏览量:70019 点赞量:16016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五年制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详细介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更新日期:2024-3-14 浏览量:45691 点赞量:11264

阿德勒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摘 要: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真知灼见远远领先于他的时代,其对主体认知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强调和重视使他成功预。
更新日期:2024-3-25 浏览量:45223 点赞量:10627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美学

摘 要 厦门市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也是全国职业学校先进德育单位 6S管理的内容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6747 点赞量: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