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摘 要】现阶段,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受到更多教育者、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现状入手,思考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高职院校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 键 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高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根据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2013年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近1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这个数据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就业与学习等问题.当代社会处于转型与变革时期,社会竞争、学习就业压力空前加剧,大学时代是学生接触社会的合法缓冲期,有着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内容但同时也是思想、认知容易动荡的时期,呈现出心理断奶的特点,各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使得大学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高职学生是整个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相对于重点高校的学生他们高考成绩普遍较低,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虽然怀揣理想,但在实际学习中总是缺少求真务实的态度,进取心不强,自制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人际交往.在面临沉重的学习任务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易形成较大的精神压力.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获得心理帮助,一旦形成心理障碍,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也影响到高校教育职能的发挥.因此在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根源及预防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步入正轨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有的高校至今还没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多数高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机构设置不合理,没有科学规范的心理咨询工作条例,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经费预算,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心理工作的共性.许多院校仅限于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状态,只是流于形式,相关心理机构形同虚设.

2.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性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以专职教师、辅导员、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并且大多数工作人员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知识和咨询技能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保证工作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正常需要.

2.3课程设置受限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形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拓展融洽的人际关系.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只作为选修课没有列入教学计划,更有甚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混淆为一体.还有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也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但是课时安排较少,实施单双周上课,不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系统的教授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是流于教学形式.这些都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

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借鉴现代西方先进的理论方法,通过吸收、内化、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出校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并联结二者的力量,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学校一家庭一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的网络系统.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3.2行为表现―认知取向―人格培养模式

该模式从个体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理培养的角度提出,行为取向重视外显行为的改变,认知取向重视知识获得,人格取向强调人格培养.三者由内而外,相辅相成,从行为到认知再到人格,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3.3预防―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地处理学习、交往、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恰当地控制好情绪情感,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其心理机能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预防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

3.4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一教育协调作用的整合模式

该模式以促进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已有心理素质水平和发展需要,以指导学会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促进智能、个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发展为基本教育内容;运用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主体心理素质形成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适宜的教育干预情境,设计有效的教育策略,最终达到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

4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策略

4.1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成立校、系、学生工作网络,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校级咨询中心应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构成,负责组织协调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各二级院系成立以学管领导、辅导员为主的心理工作小组,在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对本院系学生心理困扰方面的问题给予关注和解答,并引导学生制订个人成长规划;工作网络以心理专业学生为主,各班心理委员参与的心理协会或自助社团,在咨询中心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宣传工作和朋辈心理互助工作,并将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情况及时向上一级工作网络反映,以避免发生学生因心理困扰而引发的恶性事件.

4.2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

通过校园广播、网络视频、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多种宣传方式,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专题讲座等,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覆盖面广、内容新颖、更新及时等优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进行网上心理咨询服务.

4.3实施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

校心理咨询中心要主动掌握学生情况,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控制,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定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和研究,充分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4.4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采用课堂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由具备专业资格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以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形成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激励、强化、积极暗示等方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沈贵鹏.心理教育课程论[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172-375.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涂旭东,张烈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4]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重庆:重庆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郭晋武,谭晓东.大学生健康――心理卫生与行为健康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6.

[6]贾玉霞,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7(8).

类似论文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高职教育各方面不断的进行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注重专业教育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学生。
更新日期:2024-3-24 浏览量:45436 点赞量:10780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探

摘 要: 高职院校占我国高校半壁江山,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
更新日期:2024-10-15 浏览量:130406 点赞量:2804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师资不够、水平不高、继续培训不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师资队伍建。
更新日期:2024-5-7 浏览量:13992 点赞量:4806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摘 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实现“优化心理品质、实现个人潜能”的终极目。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9445 点赞量: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