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课程体系建设

摘 要: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学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论述了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和特色.

关 键 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1].2009年12月教育部正式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列入2010年教育部工作重点,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高校试点工作,我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第二批试点高校.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学校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计算机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根据该标准拟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以知识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广西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并在软件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中的一个方向具有特色,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开发能力.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软件项目或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2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突出两个办学特色、重点发展两个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4种能力.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将其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提高办学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突出“校企合作”和“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坚持与国内知名软件企业以及嵌入式应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我院现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软国际”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与江苏昆山花桥工业园区、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吉祥腾达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的合作,争取建设更多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加强与广州达内、长沙蓝狐、国信蓝点、桂林优利特等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华为、3COM、品尼高等共建校企实验室,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进行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通过科学研究提高团队的学术水平,带动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班的规模和办学实际情况,重点发展嵌入式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特色方向.嵌入式技术方向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嵌入式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维护知识以及在信息家电、工业控制、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软件技术方向着力培养学生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知识,主流软件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知识,软件测试与维护知识及其在电子政务、数字产品、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四种能力包括计算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按照“四种能力”建设的需要,完善专业培养计划,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抓手,以课程群组驱动,优化课程体系.

3以课程群组驱动,优化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学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培养质量上追求卓越,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求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跟踪ACM和IEEE-CS联合任务组的计算教程CC200X、欧洲形式化方法协会形式化方法教育研究分会FME-SoE的研究报告,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依托我院承担的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研究”项目、广西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重点项目“计算机学科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众化高等教育下教学型高校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等,探索和研究计算机学科的科学思维,即计算思维,进一步提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策略包括课程启动、课程组织和特色课程设置策略[3].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设置采用了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和按合作企业的不同要求独立灵活地并行开设多门特色课程.

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法和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创新能力的构成以及课程体系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群、硬件课程群和软件课程群.基础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数字逻辑、数据结构、Ja程序设计等;硬件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课程群包括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两个专业特色方向课程群,即嵌入式技术和软件技术课程群.嵌入式课程群主要包括Unix/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C语言和C++、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EDA技术、解析Linux内核、QT程序设计、嵌入式Wince系统开发、企业自设课程Ⅰ-Ⅱ等.软件技术课程群主要包括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JaEE程序设计、UML与系统分析设计、软件项目管理、Ja企业级应用开发、ORACLE数据库技术、基于.NET的开发技术、软件测试、企业自设课程Ⅰ-Ⅱ等.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分为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基础实践环节是所有专业方向公共的综合性实验、企业认知实训和课程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计算机基本操作、个人软件开发等技术与技能方面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环节是具体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企业项目实训、企业项目综合开发和毕业设计,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尤其是到企业学习和现场实践,有助于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本质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综合开发,让学生在项目中分担研究、设计和管理等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交流沟通、适应环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将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等环节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意在培养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潜能的拔尖学生.

4课程体系的特色

为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具有工程型人才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应用型人才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上述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具有如下特色: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中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覆盖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实践环节课程培养方向明确.

(2)课程设置合理.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设置按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知识逐步向专业知识和实践环节过渡,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清晰.为了合理地安排教学学时数,保证每学期必修课程的总学时数在400以下,同一学期有先后顺序的两门课程,在教学计划制订时已标注分别安排在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授课.

(3)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除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外,单独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项目综合开发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达42学分,占除基本素质教育课以外总学分的29%.另外,专业基础课中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20%,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中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30%.对于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潜能的拔尖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类创新性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


这篇论文来源 {$geta rticleurl}

(4)与企业联合培养.强调企业类课程的学习、参加企业项目的实训和综合类实践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交流沟通、适应环境、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企业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灵活.培养计划中企业自设课程并没有指定具体的课程名称,旨在方便多个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生分组按不同应用方向并行开设教学内容不同的企业课程,也方便学生就业后的企业岗前培训.企业类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可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指定,由学校教师授课,也可以由企业指派工程师到学校授课,还可以由学校教师带队到企业去学习,这主要由企业的规模、培训实力和工作条件等决定.

5结束语

按照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制订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已在合作企业对学生进行培训和项目指导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企业导师认为我校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勤学好问、动手能力强、思维灵活,很受欢迎.

类似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适合07,08,09年级)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
更新日期:2024-4-1 浏览量:11316 点赞量: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