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的表现如何一定程度上也受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为此,在中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如何,这也要放到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大环境中去考察.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美经济走势存在差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08年1月29日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2007年10月份预测的4.4%调低为4.1%.现在多数人都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只是对放缓的程度和未来消除经济下行风险需要的时间存在分歧.就目前情况来看,欧洲经济增长的前景好于美国.

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消除经济下行风险的态度坚决,但效果仍需要观察.美联储在2008年2月21日发布的经济预测报告中,将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从去年10月预测的1.8%~2.5%,调低为1.3%~2%,将2008年失业率从去年10月预测的4.8%~4.9%调高至5.2%~5.3%.美联储调低美国经济增长和调高失业率的预测表明,美国经济下行的情况在未来将继续恶化.由于担忧就业和经济前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75点,低于1月87.3点的修正值,并创下17年以来的历史新低.美国经济尽管面临着下行的风险,但目前仍有几个有利因素的支撑:一是外需增长较好,非美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元不断贬值,这都有利于美国出口增长;二是布什政府运用财税政策刺激经济,对个人和小企业退税,有可能对投资和消费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三是美联储连续减息和提供大量流动性.联储主席伯南克2月28日在美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相对于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美联储更关注经济增长依然存在的下行风险,联储将审慎地评估即将公布的数据,根据需要及时采取行动,以支持经济增长,并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提供足够的保障.虽然目前只有较多美国经济增长的“坏消息”,没有表明经济可能好转的“好消息”,但可以预期的是,在美国政府的强力调控下,一年以内,美国经济会好转.

欧洲经济增速较前两年会有所回落,但目前的数据表明,欧洲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尚好,没有恶化的迹象,其前景好于美国.美国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2月21日预测,面对已出现的全球经济风险,今年欧盟与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过去的预期,分别下调至2%和1.8%.尽管GDP增速会有所回落,但经济先行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欧元区经济整体上仍比较好.欧元区RBS/NTC服务业PMI初值1月份为50.6,2月份上升到52.3,为2007年10月份以来首次上升.RBS/NTC制造业PMI初值1月份为52.8,2月份为52.3.RBS/NTC综合PMI1月份为51.8,2月份为52.7.PMI均在50以上,而且有些还略有上升,说明欧洲经济增长前景尚好.

受欧洲需求和国内基础建设需求支持,新兴经济体经济基本上维持了平稳快速增长.

全球通胀压力加大

受国际原油、金属和食品上涨的影响,全球通胀压力逐步加大.1月份美国CPI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0.4%和4.3%,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环比和同比则分别上涨0.3%和2.5%.美国1月生产者指数(PPI)环比大幅上涨1%,而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环比也上涨0.4%.在最终产出品中,食品和能源的上涨异常明显,1月食品和能源的产出品分别环比上涨1.7%和1.5%.美联储在2月21日发布的经济预测报告中,将2008年通货膨胀率从去年10月预测的1.8%~2.1%分别调高至2.1%~2.4%.美联储调高通货膨胀的预测,表明美国通胀高企的情况在未来将继续恶化.1月份欧元区通胀率由去年12月份的3.1%上升至3.2%,大大超出了欧洲银行2%的目标区.1月份英国通胀率达到2.2%,超过2%的通胀目标区.食品和能源快速上涨,也使得亚洲经济体的通胀水平普遍处于高位.

主要经济体降息和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增大.美联储在2007年9月、11月、12月和2008年1月五次降息,特别是在2008年1月22日到1月30日的9天的时间里两次降息,五次将息后基准利率由5.25%下调至3%.尽管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增强,但由于美联储更加注重防范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有可能继续降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月28日在美参议院听证会上的证词进一步表明这一点.英格兰银行在2007年12月和2008年2月两次降息,基准利率由5.75%降低至5.25%.由于受能源和食品上涨以及德国工人要求上调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欧元区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欧洲央行自2007年6月份以来一直维持4%的基准利率不变,未来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增大.但日本银行仍保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自2007年2月以来一直维持在0.5%.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降息趋势等因素导致的美元贬值,对国际原油、金属、农产品上涨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GDP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我国经济主要是依靠内需(投资和消费)拉动,国内投资和消费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我国GDP增速可能会低于前三年,但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

贸易顺差增速将回落


预计未来出口增速将会继续回落.这是因为:(1)全球经济放缓,国外需求下降.美国、欧盟、日本占我国出口近一半的比重(见图1),如果再考虑到美日欧经济放缓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未来我国出口可能会面临较大压力,出口增速将会回落.(2)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我国工业制品出口优势受到挑战,国际订单出现转移苗头.(3)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预计进口增速将继续提高.这是因为:(1)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国际原材料和能源需求进一步加大,加上国际原材料和能源上涨较快,进口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来看,都会进一步增大.(2)人民币持续升值,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将逐步显现.(3)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促平衡”的宏观调控基调,有利于未来进口增速提高.

预计贸易顺差增速将会进一步回落,但受出口总量较大的影响,顺差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

从投资增长趋势看,尽管国家加强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但目前固定资产在建规模很大,特别是去年新建项目增加很多.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27705个,比上年增加43785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1310亿元,增长21.3%.累计新开工项目231894个,比上年增加2793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258亿元,增长28.7%.

由于投资项目施工的连续性特点,今年投资的增长动力仍然会较大,具体体现在:(1)企业利润增加较快,投资回报率较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较强.2007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6.7%,在连续几年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继续高速增长.由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有资金比较富裕,企业进行投资的能力较强.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销售持续上涨,也增加了企业投资回报的预期,提高了企业进行投资的热情,使得投资的意愿也较高.(2)地方的投资冲动较强,尤其2008年政府换届后地方政府推动投资的意愿会较强.(3)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对投资的支持力度会加大.预计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资会增加,例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投资.(4)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仍有大量投资的要求.(5)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严重破坏了道路交通、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工作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但受推进资源改革、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增速会有所下降,但总体上看,投资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

消费较快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

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210亿元,名义同比增长16.8%,加快3.1个百分点.2007年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8.6%,超过投资和出口,7年来第一次排在首位.

总体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超过投资,是实施扩大消费内需政策的结果.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带动了消费的增长.虽然物价较快上涨、通胀预期加强以及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可能会增加消费的不确定性,但2008年消费实际增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增速与2007年相当.原因在于:

(1)政策环境有利于消费持续增长.改善民生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举措,都会对消费形成有力支撑.

(2)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为消费增长奠定了基础.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

(3)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持续增长.金银珠宝类、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家具类等受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的产品,销售额增长较快.随着我国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一些具有拉动经济增长功能的商品将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CPI)全年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CPI同比涨幅基本上呈逐月扩大的趋势,11月份达到6.9%,创1997至2007年间的单月同比最高涨幅.工业品呈现上半年涨势平稳,下半年涨幅明显扩大的态势,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同比上涨4.4%,工业品出厂同比上涨3.1%.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传导.在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原油、铁矿石、海运费和农产品等上涨带来了非常明显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受供给不足和成本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部分食品(主要是猪肉、蛋和食用油)大幅上涨,CPI中的食品全年上涨12.3%,拉动CPI上涨4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率高达83%,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

2008年食品至少在上半年仍将维持在高位,下半年上涨压力是否会减弱,是否会回落要看农产品供给改善的情况.由于国际农产品、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仍然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我国上游的生产者(PPI)的上涨压力会较去年大,并会对CPI产生传导,加大CPI上涨的压力.2007年9月份以来,初级产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产品的进口急剧上扬,带动了原材料燃动力的快速上涨,输入型通胀特征将更加明显.在此同时,国内资源能源改革,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劳动力成本上升都会带来物价上涨的压力.

宏观经济走势对银行业的影响

长期来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维持宏观经济平稳健康的增长,从而给银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外部经济环境.伴随着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益普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银行放松了对宏观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的警惕,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经济增长大幅放缓,银行就可能面临信贷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引起不良贷款增加.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也会导致银行业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影响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金融业的稳定.而实施宏观调控可以熨平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减少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从而降低银行经营的宏观经济变动风险,为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短期看,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全面通胀所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有利于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防范信贷风险.一方面,为了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会继续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回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控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能力.在银行体系流动性紧缩、信贷扩张能力受限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投放将会更加谨慎,对优质客户的争夺会更加激烈,虽然银行业务和收益增长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有利于信贷资金实现优化配置,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外需放缓,会对部分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行业和进口替代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国际原油和原料大幅上涨,会对进口原材料依赖较大的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尽管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影响,但在国际上涨快于人民币升值速度的情况下,仍会受到较大不利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到银行在这些行业信贷资产的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类似论文

2023年的世界经济

2013年的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下行趋势,多数国际经济机构一年来数次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 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17375 点赞量:24878

2023世界经济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4世界经济展望》中对2014年以及未来五年至十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预测,同时指出全。
更新日期:2024-8-9 浏览量:14701 点赞量:3984

世界经济困局与中国经济增长

摘 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过去二十多年世界经济非常态高速增长的终结 对于中国来说,随着有利į。
更新日期:2024-11-16 浏览量:143233 点赞量:30763

当代世界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

[摘 要]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 它们不仅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18825 点赞量:2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