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行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预算会计体系,已难以担当起提供各方所需政府财务会计信息的重任.如何提升政府支出管理绩效,反映和防范财政风险,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003年财政部提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于2007年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进行多层面的探讨并付诸于扎实的实践.2009年8月,财政部印发《医院会计制度》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1998年开始施行并沿用至今的《医院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全面修订,引发了实务界、理论界、决策层的热烈讨论.酝酿多年的政府会计改革,渐行渐近.

实务界:期待与调整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需要配套支撑

文晓清(化名)在一家三甲医院财务处任职将近10年,目前她的具体工作负责该院的全额预算管理与财务制度建设.

她所在的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多项专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或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批专家学者和代表行业尖端水平的医疗仪器设备.

文晓清的办公室窗外,一座在建住院大楼即将竣工,工作近10年的时间中,她眼见着医院规模的逐年扩大.而在这名财务工作者眼中,这家在同行眼中每年门诊人数、住院人数可观的行业翘楚“家大业大不好管”,随着医院人员、硬件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医疗大环境的改变,财务工作内容逐年增加,难度逐年增大.

1998年,《医院会计制度》正式施行;本世纪初至今,民营医院数量迅猛增加,公立医院为适应市场竞争,陆续实行全成本核算.文晓清所在医院的大致办法是将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划分为多个核算单元,制订医院科室核算管理制度等条例,通过经济成本调控、医疗质量指标、药品管理效果等系数和指标对科室收支进行核算,确定科室劳务收入,促使其加强经济运行成本控制和科室管理.在此基础上,对劳务收入的分配给予协调和指导,并将行政、后勤人员的劳务分配纳入了考核机制.

这家医院的收入大体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财政拨款、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其中财政拨款占全部收入的2%~3%,剩余收入来源于后两者.10年前,公立医院并没有市场竞争意识,文晓清所在的财务部门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定时上交报表,“心想着开门营业就有病人来,有病人就有收入”.随着医疗保险与新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下称新农合)的推进,一批病人从未纳入医保范畴内的该院分流出去.2003~2004年,该院为适应这一市场变化,成立市场开拓部门,负责处理商业保险业务及省内各地、市、州进行医院品牌宣传,以期争取吸引省内40%左右的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就医量.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其运营已带有明显的企业化特征.

与以上时段同时,按照卫生部提出根据就诊病人数量配置相应医生、护士人数的要求,该增加了医护人员,人员编制数量大幅增加.2005年后,该院在原有硬件资源基础上,已难以满足医护人员、就诊病人增加的发展要求,大批基建项目陆续开工.盖楼需要资金,势必影响到流.2000年前后,医院依靠自有积累的资金,完成了一部分办公、医疗大楼的建设,而这仅是大规模基建的开始,依据财务处提供的数据,远远不能满足其后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

此时.正是国内大多数医院不断扩张规模的阶段.当医院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医院的效益增长幅度将低于规模扩增幅度.在这种形势下,必须由规模扩充转向项内涵建设发展模式,从数量攀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偏重经济杠杆调控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转变,从传统型管理向集约化、系统化管理转变.就营运现状来看,对数医院的成本管理大多还停留在二级核算和核算科室奖、酬金的初级阶段,全成本核算还在完善之中,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控制还未完全成熟.公立医院由于其事业单位属性,很少以企业的标准进行成本核算,只是计算实际的收入和支出,而在市场客观环境的推动下,其运营已具备企业化特点.许多医院每年毛收入达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但支出也很大.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有很大余地.

同时,新医改方案实施后,医院靠外延扩张,追入增长,将会受到约束和控制.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服务成本,将是增强医院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将成为医院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公立医院必须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营运成本控制方略,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提高投入产出的收益率,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化解高成本带来的压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

该院财务部门已意识到医院规模扩展过快过大带来的风险.医院成本对象按经济内容及用途分为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在成本核算的层次上可分为院级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诊次/床日成本核算、单病种成本核算和自制制剂成本核算等.医疗服务具有不确定性,每一项医学技术和服务的提供都会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时间、方式选择、应用程度不同.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所不同.前些年,文晓清也与同行进行讨论,大多集中在选择权责发生制还是沿用收付实现制,但现在大家发现,应更多地在探讨重新修订的目标、应当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更适合采用怎样的核算基础.“仅门诊大楼的升降电梯,每天的电费就要二三十万.”尽管大医院的品牌效应带来的就诊病人数量,足以保证相对稳定的收入,但出于谨慎性原则,财务工作者时常担忧着发生意外情况时.医院如何应对因流减少而带来的影响.

在医院规模扩展的过程中,1998年执行至今的《医院会计制度》的不适应性逐步显现.该项制度适于十年前医院基建项目少,设备仪器购置少的状况.2004年后,该院规模扩张速度加快,一个月购买设备仪器的投入甚至超过以往全年的数字,且类型品种不断丰富,而医疗卫生系统的财务制度对20多种类型医疗设备仪器,规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沿用至今.房屋如何折旧,在这套制度中也没有具体规定.

2007年后,医院大规模新建大楼,但建成大楼“按照30年还是20年折旧,无方法可循”.因此,房屋资产不能折旧,若干年后资产数量依然体现在账面,而每项基建项目投入资金动辄数亿元,这导致账面上体现的医院资产规模虚增,“随便一家中小型医院资产上亿,大型医院达到数十亿”.而按照制度中规定的资产折旧方法.一部分仪器设备使用年限未到,折旧年限已到,造成提完折旧后依然空提的现象.

此外,卫生部部管医院还有50万元以上的支出必须作为专用基金列支,且不得出现赤字.这家卫生部部管医院动辄上亿元的基建项目所对应的专用基金资金数量,往往不能满足建设需要,专用基金又不得出现超支赤字,导致基建项目竣工后不能结账转账,很多医院“楼房用旧了,还不能转成固定资产,报表上始终反映为在建工程”.现行制度不适应性造成医院资产数量与结构难以得到真实反映.文晓青认为,此次发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体现出的思路,正是要着手解决医院资产规模和结构反映不实的问题.

“同时希望征求意见稿形成正式制度前,在实务工作者中多进行调研,进行细化完善,不要成为实际操作中的负担.”她向记者介绍说,该项制度诸多细节部分与实务工作现实情况的适应性还有待完善,对于实务工作者而言,期待新的制度在科目设置方面具有可操作性,注意新旧制度转换时的衔接过渡,尽量减少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其中,大多数医院都可自行生产药品、制剂,并有用药 资格,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将自产药品生产成本包含于资产加工材料之中,可反映真实的收支状况,有可取之处.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在生产表中添加了生产成本科目,记录生产制剂成本,意在借鉴企业会计准则,而医院并非生产企业,设置此类型生产型科目,有待商榷.

征求意见稿在资产类别中,仅设置了一项药品科目,取消了备底科目,而在实际临床用药中,根据病人的病情,一盒药品往往只用到其中的一片或一部分,形成盘存时的误差,医疗行业财务工作对此类盘亏盘盈的问题均进行减值准备.取消备底科目后,新制度实际上要求对医院的资产管理细化到每一片药粒,无形中加大了财务工作的无效工作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总会计师徐元元说:“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即将出台,希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会计制度,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使得公立单位的经营行为更规范,管理更有序,更有利于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她认为,在外部环境方面,医院面临着考验和挑战:财政部要求医院会计核算正确、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物价部门要费合理,成本核算准确;卫生部门要求医院信息公开化,方便病人选择医院和医生.在内部环境方面,医院的筹资渠道由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走向多元化,一方面通过组织收入实现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解决医院发展的资金需求,对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披露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会计模式不适应、部分会计原则未被明确规定、净资产反映不真实、医院经营成果反映不准确、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会计核算内容不健全、会计报表体系不完整等多方面的问题.应建立适合医院的会计模式,满足反映医疗业务和反映日常经营管理的需要,又要结合我国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达到技能控制和检查限定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法律和行政要求,又能反映医院处于管理需要对自身限制资源使用情况的需求.

徐元元认为,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医院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支会计科目,真实反映医院各类资产分部状况,负债构成情况,净资产情况和各期医疗服务及财务成果,以便正确计算各类财产比率,真实有效向医院内部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偿债能力、资本运营能力、收益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有用信息,提高医院财务信息质量.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增加《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建设表》、《基本情况数字表》及其他相关附表.

她向记者表示,希望修订后的《医院会计制度》能满足政府、社会大众、医院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体现会计信息的实用性、准确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配比性、谨慎性原则;体现财务监督管理与控制职能;有利于规范医院经营行为.

“如果制度一旦执行,将来医院也要编制流量表,这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会是一次重大考验.”对医院会计实务颇有研究的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高级讲师吴彦秋向则认为,医院会计核算将会有很大的变化,权责发生制将被被作为唯一的会计基础.和同期征求意见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相比,制度征求意见稿并没有要求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制度的市场化倾向.

高校:细节设置要便于操作

黄静(化名)在一家综合性高校财务处负责基础核算工作,她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向记者总结了目前现行财务制度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出现的不适应性.

其一,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全日制高校实行秋季入学,按学年收费,新学年是从每年9月份开始,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包含两个学期的学费,即两个会计年度的收入,所有收费均确认当期收入,全年收入与支出相抵后为结余.但学生培养工作是跨年度的,相关支出也许在下年度才发生,年度间缺乏收入和支出的配比,掩盖了高校各个时期业务的真实情况,学年制收费与跨年度培养成本不相匹配,影响院校收入、支出、结余核算的合理性、科学性.而简单计算教育经费支出,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不能生成教育成本的数据,就没有准确的生均教育成本信息,不能客观地反映高校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

高校大额采购活动、维修工程、消费性欠款及基建工程欠款等都是按合同进度支付款项,有相当大的部分为垫付款未核销数,实际上已形成了事业支出,但其欠款数额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下无法进人高校的负债账簿,会计指标信息也无法反映其负债的实际情况.借入资金的利息、职工的应付工资、公积金等,没有要求对这部分“隐性债务”在当期列支,而是在实际支付时才作出账务处理.

其二,基建财务分开核算,不能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由于基本建设资金与学校财务分开,基建贷款反映在基建财务账目上,在学校的账目和资产负债表上不予体现,但是借款是以学校的名义,还贷还是由学校负责.这样就造成了学校资产负债状况在很长时间内不真实、不全面,学校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负债率远低于实际情况,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由基建贷款带来的高校财务风险也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正在建造的项目价值由于不在学校财务反映,只有到竣工验收结算手续后方可登记固定资产,将项目建设费用同时转为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在实际工作中,因验收、交接等原因,经常发生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登记不及时,有的已经开始使用,但学校财务账上没有固定资产的记录,甚至出现好多年不入账的情况,也使高校的固定资产账目不真实.而新校区建设的金额特别巨大,如果核算结账不及时,对学校资产的影响是巨大的,造成严重资产不实,这种不真实就是由于制度的原因所造成的.由于分开核算的原因,在机构设置和岗位配置上增加了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自筹基建资金等形成学校财务和基建账户之间往来账目也增加了核算成本,加大了工作量.


其三,资产费用虚增,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经济状况.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方法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数额,编出的资产负债表是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实有价值.这使得高校固定资产虚高,财务状况不真实.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发生磨损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其价值逐渐减少,院校净资产应该也不断减少,但在现行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核算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状态时,固定基金账面仍保持原值,虚增了净资产.

购置固定资产实质上是资产存在形态的改变,并未引起资产的减少,而借记有关支出类科目,虚增了费用支出,减少了事业结余.影响了结余分配,使会计信息失实.发生的设备购置支出既可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中核算,也可在“事业支出――设备购置”等科目列支;发生的福利费支出既可在“专用基金――福利基金”中核算,也可在“事业支出――职工探亲费,奖金”等科目列支.这样就造成育成本的归集变得多样化,影响费用的统计和支出的预算管理.

其四,会计报表信息不足,不能满足各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目前的高校会计报表体系从总体来说只是起了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会计报表反映内容及报表体系不完整,报表项目设置不够科学,会计信息失真,对于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举借债务的使用及还本付息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等缺乏相关的报告体系进行信息披露.黄静所在高校报送的财务决算报表,有8张主表、12张附表和2张补充报表,8张主表中有7张表反映收入和支出情况,而对高校每年的应收学费总额、学生欠费情况等,多年来会计报表上一直没有反映,这部分信息却对分析高校财务状况尤为重要.

其五,内部控制能力低,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没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对出售、报废或发生毁坏时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注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取得的价款或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种处理方法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未能反映固定资产减少所形成的盈亏,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将高校的固定资产以极其“夸张”的低价出售.

“对高校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是非常好的事情.”黄静向记者表示,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替代了原来的收付实现制,更符合谨慎性原则;允许高校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引进了资产折耗概念;提出了后勤支出和后勤收入的概念,更切合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等,征求意见稿中修订的会计制度具有超前性,比较先进.

同时,她认为,修正后的会计制度仍然存在ߎ 1;足之处.其一,应扩大权责发生制使用范围.征求意见稿在固定资产核算和无形资产核算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收入的确认仍然采用收付实现制.高校账面仅能反映已经收到的学费和住宿费,对于学生的欠费未在账面上反映,这样就会造成少计应权和收入,财务报表未能反映学生欠缴学费的情况,而学费的收缴情况对于高等学校的财务报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建议对于学费、住宿费的核算也应当按权责发生制核算.

其二,应将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未将负债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且将银行借款全部计人“借入款项中”,这种做法未能准确的反映高校的负债情况.因此,建议比照《企业会计准则》,以1年为标准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且将“借入款项”拆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此外,科目设置还应更便于实务工作者把握和操作,例如费用类中的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后勤支出、行政支出等科目,初衷是为了反映高校教育成本,而在高校中教学、科研往往交叉进行,如何界定发生的费用属于哪种科目,还应进一步给出划分这些科目的标准,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思威瑞特联合(北京)财税咨询有限公司业务总监、财税专家王骏指出,本次拟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只适用于国内的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并不适用于私立医疗机构.高校会计制度限于公立高校、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并不适用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民间非营利组织,制度调整的范围还较为有限.

理论界:深入与提升

关注点的转移

在理论界,对于政府会计改革的关注点已由选择权责发生制还是沿用收付实现制的技术操作讨论,转移突出政府受托责任还是便于政府内部管理的改革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林钢认为,长远而言改革目标应定位于政府受托责任,体现政府受人民委托,“为国家和人民理财的理念”.然而,提供的信息需要为决策提供参考,对决策形成有用性,是近期内亟待解决、更应关注的具体问题.

“教室是否安装空调,反映在报表中的支出是不同的,这项增加的支出无法直接评价其效益;不需要经济回报的公益事业,应该如何评价其产生的无形效益.这些事例说明并非支出越少越好.”林钢告诉记者,此次修订后的《高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一旦确定,正式颁布,依此得出的数据,应采取怎样的报告方式,如何评价和利用这些数据;当改革在所有行政事业推行后,如何评价政府绩效、基本建设投入、公益事业投入、防灾救灾投入,理论界在这些方面还处于初始涉足阶段.在建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改革目标要上升到反映整个国家资产规模的最高层面,这涉及到自然资源、国企投资、在账面反映的基建项目、资源耗费、税收来源和使用去向等,让这些复杂信息通过简单通俗化的方式传递给公众.

他认为,政府会计的推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会计系统会发生重大变化外,公共管理、预算、财政、政府绩效评价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从国际上来看,有的国家比较激进,将推行预算改革,政府会计改革一并进行;绝大多数国家先改革会计系统,然后推动预算改革.在我国,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零余额账户等相关的配套改革已经稳步进行,政府会计相对来说比较滞后.我国遵循的路线为从下至上,首先在高校、医院进行试点改革,1―2年内可见实际效果,根据实际效果对制度进一步调整,推广至其他事业单位,之后,在行政单位中进行,最后到总预算会计层面,对国家的总家底分门别类,进行梳理.

厦门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建发在谈到政府会计改革如何循序渐进时表示,首先,可在法律上确定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地位、作用;其次,可确立科学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既要为宏观管理服务,又要为公共管理服务,既为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又要接受人大、社会公众监督,既不逐利,又讲成本效益;最后,要改革现行的体.制,完善公共服务治理机制.

林钢告诉记者,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趋于完善,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指南、讲解、公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而政府会计改革有不同于企业的特殊解释性.“是从概念框架还是从基本准则着手,财务规则如何与会计准则协调,会计要素如何确定,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还是与收付实现制双轨运行,这些都是要进一步探讨的”.

林钢曾任职于高校财务处和高校资产管理公司,这名理论研究者对实务工作也有着切身感受,还从2005年年底起就开始参与财政部组织的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调研活动.他说:“政府会计改革的难点已不在技术问题上,而在实际操作中的观念,高校、医院财务工作对执行十多年的制度,已有行为与意识上的惯性,进行重大调整的新制度确定后,对实际操作者而言.需要一段理解、磨合与适应的过程.”

理论界认为,另一个难点是我国政府会计信息需求不足.政府会计信息提供出来后,社会公众的关注度不高.而公民对政府事务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影响着政府会计信息的供给.从立法机构的代表来看,国外的议会有一些专业委员会和职业政治家都在关注政府会计的信息,但是在我国,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大代表看不懂预算报告,无法实施有效监督.

成果背后的困惑

其实,对政府会计实务工作提供支持的理论界,自身亦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副主任、政府会计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张琦,忙碌着与多家财会专业,他正将这些专业期刊有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栏目进行链接,加入研究所开通不到一个月的网站中.

目前,我国会计学术界关注政府会计的人数逐步呈上升趋势,张琦是其中冒尖较早的青年学者之一,他主持了财政部、教育部以及省级行业学会有关政府会计的多项重点课题,在行业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的论文.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九十多名专职教师中,只有这位30岁出头的年轻学者在讲授政府会计课程.在他开设政府会计课程两年多的时间中,折射出这一研究领域面临的瓶颈与困惑.“政府会计制度零散、孤立,没有成体系的法规法律,在会计教育中又没有合适的教材,加之选择这一研究方向,学生面临今后就业路径相对狭窄的现实问题,这门课程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境况.”

“我曾经就政府会计研究的课题向行业期刊投稿,但被认为这方面内容可读性、可操作性不强,而被退稿.”在张琦眼中,与会计学其他领域相比,国内政府会计的理论研究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现有研究政府会计的理论工作者年龄偏大,且人数不多,缺乏团队,研究受关注程度低,比较零散.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研究的主要模式:一是,引人西方国家成功的案例,分析“国外在怎么做,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主张引入FASB(美国财务会计报告委员会)的CF(概念框架),建立政府会计理论体系.然而,张琦认为,与企业会计相比,政府会计有其特殊性,企业会计改革更多的是技术问题,需要全球趋同,但政府会计改革就很难实现全球趋同,其原因在于,各国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先天环境千差万别;第三,就是从财政与预算的角度来研究政府会计.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政府会计理论研究也处于弱势地位.国际业界的“政府会计国际比较研究组织”(CIGAR组织),专门从事政府会计国际比较研究,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美籍华人陈立齐教授是发起人之一.据他介绍,CIGAR组织从成立到发展至今核心成员主要以欧美国家的学者为主,了解CIGAR组织并出席会议的亚洲学者不多.

让张琦们时常感到困惑的是,我国公共领域的改革到底处于哪一个阶段和水平政府会计应如何配合现阶段公共领域的相关改革,到底需要提供哪些信息改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预算的合法与合规还是服务于政府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还是合理的绩效评价还是履行受托责任的履行如果没有明了改革的目标,就不能盲目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他认为,此外,政府会计改革不仅仅是 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它受各利益集行为博弈的影响.理论界正摆脱单纯比较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优劣,避免一味借鉴别国成功经验的藩篱,结合我国的实际政治经济环境来研究政府会计的改革问题.

决策层:没有具体时间表

记者致电财政部会计司,获悉《医院会计制度》、《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正在进一步整理之中,改革方案的最终设计、何时正式成文均“没有具体时间表”,而新制度推广到其他事业单位的大致时间,也不能确定.此前,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政府会计改革研讨会期间,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刘光忠面对诸多媒体的提问,也保持着低调,数次表示“不能确定,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与面对媒体时的低调、审慎相比,本世纪初以来,财政部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及其与之相关的改革进程一直在紧锣密鼓尝试和进行之中.2002年,时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对外透露,财政部正在尝试建立政府会计体系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体系,通过几年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三大部分组成的会计标准体系.她还透露,为适应中国加入WTO新形势,积极推进政府会计体系改革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体系建设,成为中国下一步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

2003年,财政部提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规范、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制度体系和政府综合年度财务报告制度.2004年底,财政部形成《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2005年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地区和六个部门进行模拟试点.2005年12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改革方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2006年,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和地方预算编制在2007年将全面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探索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制度体系和财务报告制度,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同年,时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在“政府会计最新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是财政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变革,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不仅是会计技术变更问题,更是管理理念更新问题.中国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主要面临着政府单位界定、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整合、权责发生制适用程度和重大事项会计处理、政府会计人员培训以及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等诸多问题.他指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应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思路,立足于中国国情,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财政财务状况、资金运行情况的政府会计管理体系,为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服务.中国未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应按照“总体规划,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重点研究解决界定政府单位范围、构建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体系、制定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制度、确定实施权责发生制的程度以及政府会计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问题.

财政部的实际行动从2005年年底就开始了,组织了多次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调研活动,历经将近4年时间形成医院与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其间,同步进行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

另据财政部会计司向记者透露,医院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公布后,该部门与财政部教科文司正就《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沟通,解决框架层面的问题,在征求意见稿定下大方向的前提下,还将对具体内容进行修改.

声音:社会公众寄语政府会计改革

政府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评价衡量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与效率,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效率信息的公开透明又是公共事务管理的进程的标志.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意愿不断加强.会计行业应同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会计,传播会计语言,使这项改革不仅局限于业界内的切磋讨论,还能得到业界外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行政单位刽十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尤其对基层单位来说更是如此,一是基层行政事业不明确,划分的随意性很大.二是行政、事业交叉,很多行政单位内有事业编制机构.三是基建资金规模小、不常有、周期短.

――基层行政机关公务员

政府会计改革后财务报告怎么写,给谁看公布这些财务数据本质上是受托政府向民众汇报一段时期的工作结果,因而,必须以保证具有一定文化层次老百姓能看得懂,愿意看为前提.应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直观、明了的语言,少一点“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空话,多一些底层思维,不仅可以用来评价政府运营的效果,也是体现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亲疏远近的重要指标.

――高校教师

作为纳税人,希望政府会计改革能促进政府信息透明,知晓国家的钱花到何处,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存在怎样的联系,还希望这项改革能防范贪污腐败,用好纳税人的血汗钱.

――民营企业职员

政府会计改革“政府花钱”、“如何花钱”等问题,是一个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但现在的情况是,财政预算作为各地、各部门的收支大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太粗、太笼统”,透明度不够.许多预算报告只有薄薄的几张纸,只见总额,不见具体明细,人们从中看不出财政资金的真正用途:政府行政成本有多少,用于解决医疗、社保民生问题的资金又有多少,今年和往年相比,投出去的资金产生了哪些效益,不清楚,看不到.此外,与政府会计改革的效果还与预算编制、审议程序等相联系,可以适当延长编制时间和审议期限,让更多的财务、审计行业的代表提前介入,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如此,才能更好地监督政府“钱袋子”的流向,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

――媒体从业者

关心财政收支的政府信息,更关心这些资金的具体用途,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希望这样的信息再直观和具体,多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披露收入支出的变动情况,在附加说明中多下功夫.这项改革不是一日之功,其间的过程中还要付出可观的成本,现在都不可预期,因此我对政府会计改革持谨慎态度.

――国有企业会计师

不了解国家机器怎样运作,不了解纳税人的钱怎么用.对我而言,政府会计改革很深奥,太专业.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做好自己的本份,相信国家、相信政府.

――小企业主

关心政府会计改革后,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状况的公开程度、公开力度、公开诚意,有一块能告知财政收入有多少用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他们的收入与社会整体水平相

处出于怎样的水平.

――民营企业管理者

类似论文

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趋势的探究

【摘 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政府和事业单位会计的要求,我国对政府和事业单位会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通过研究现行政府会。
更新日期:2024-1-6 浏览量:8125 点赞量:3387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

内容摘 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我国政府的职能在不断发生变化 现行的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已经不!。
更新日期:2024-5-8 浏览量:11710 点赞量:3648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若干问题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审计的逐步改进,我国政府会计已日渐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会计改革已。
更新日期:2024-5-17 浏览量:68946 点赞量:15512

政府会计改革

我国的预算会计目前实行的是1998年实施的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预算。
更新日期:2024-9-28 浏览量:117254 点赞量:24664

政府会计改革涉水

随着近些年社会公众对财政透明度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凸显,财政改革的焦点开始聚焦于政府的账本问。
更新日期:2024-12-22 浏览量:154218 点赞量:32414

美国政府会计对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美国政府会计的改革历程、会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体系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与中国政府会计进&。
更新日期:2024-5-23 浏览量:71104 点赞量:1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