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会计职考试《财务管理》重点难点(二)

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试大纲于2007年11月27日公布.经对比分析,2008年考试大纲只是在2007年大纲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内容基本没变化.因为在历年的考试中,第一章属于非重点章节,所以在此不做分析,我们从第二章开始分析相关的重点难点.

四、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公式较多,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相关的计算公式以及这些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计算差异、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等内容要引起关注.

注意: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如遇到期初问题一定转化为期末,如年金从第5期期初开始发生,即意味着从第4期期末开始,所以,递延期为3期(即前3期期末没有年金发生),s等于3;另假设截至第10期期初,即第9期期末,所以,总期数为9期,n等于9.另外,利用内插法进行利率或期限的计算也比较重要.内插法的口诀可以概括为:求利率时,利率差之比等于系数差之比;求年限时,年限差之比等于系数差之比.

例1: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房主提出两种付款方案:

方案1: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8年,共120万元;

方案2:从第4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18万元,连续支付8年,共144万元.

假设该公司的资金成本率(即最低报酬率)为12%,你认为该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

【答案】

(1)P0等于15×[(P/A,12%,7)+1]

等于15×(4.5638+1)

等于15×5.5638

等于83.457(万元)

(2)P2等于18×(P/A,12%,8)

等于18×4.9676

等于89.4168(万元)

P0等于89.4168×(P/F,12%,2)

等于89.4168×0.7972

等于71.2831(万元)

或P0等于18×[(P/A,12%,10)-(P/A,12%,2)]

等于18×(5.6502-1.6901)

等于71.2818(万元)

该公司应选择方案2.

【解析】使用递延年金时,需将期初问题转化成期末问题来考虑,因为递延年金是在普通年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期末发生的.本题中递延期为2.

五、股票价值及其收益率

(一)股票收益率

1.本期收益率等于

2.持有期收益率等于

3.持有期年均收益率等于

持有年限等于

4.长期持有期收益率.在长期有限期持有的情况下,股票收益率是指未来流入的现值(每期预期股利和出售时得到的收入折成的现值)等于流出的现值(即股票)时的折现率,即股票投资的内含报酬率.需要借助逐步测试的方式,然后根据内插法计算.

P等于+

式中:i为股票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P为股票的购买;F为股票的售出;Dt为各年分得的股利;n为投资期限.

(二)股票价值

1.长期持有、未来准备出售的股票价值:

在长期有限期持有的情况下,股票的价值是指未来股利流入和出售时得到的收入按照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折成的现值之和.

V等于+

2.长期持有、股利稳定不变(即零增长)的股票价值:V等于

3.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价值:

V0等于或:V0等于

注意:区分D0和D1.D0是当前的股利,它与V0在同一期.D1是未来第1期的股利.如要计算2007年12月31日的股票价值,则2007年12月31日的股利即为D0,2008年12月31日的股利即为D1.

4.三阶段模型的股票价值

三阶段模型下的股票价值等于股利高速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阶段现值

重点掌握两阶段模型:

(1)非固定成长后的零增长:高速增长阶段股利的现值与股利固定阶段现值的和.

(2)非固定成长后的固定增长:高速增长阶段股利的现值与股利固定增长阶段现值的和.

例2:某上市公司本年度每股支付股利2元.预计该公司净利润第1年增长8%,第2年增长10%,第3年及以后年度其净利润可能为:

(1)将保持第2年的净利润水平;

(2)将保持第2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水平.

该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打算今后继续实行该政策.该公司没有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的计划.

要求:假设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为20%,计算上述两种情形该股票的价值.

由于该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打算今后继续实行该政策,即意味着股利支付率不变,由此可知净利润的增长率等于股利的增长率.

(1)目前每股股利2元,即可知道未来第1年、第2年的股利额.又根据题中“第3年及以后年度将保持第2年的净利润水平”,可知第3年及以后年度将保持第2年的股利水平,即从第2年开始成为固定股利股票(站在第1年年末,即第2年年初),股利转化为永续年金.

股票的价值等于D1(P/F,20%,1)+(D2÷20%)×(P/F,20%,1)

等于2(1+8%)×0.8333+2(1+8%)(1+10%)/20%×0.8333

等于1.8+9.9等于11.7(元).

(2)根据题中“第3年及以后年度将保持第2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水平”,可知第3年及以后年度将保持第2年的股利增长率水平,即从第2年开始成为固定成长股票(站在第1年年末,即第2年年初).

股票的价值等于D1(P/F,20%,1)+D2÷(20%-10%)×(P/F,20%,1)

等于2(1+8%)×0.8333+2(1+8%)(1+10%)/(20%-10%)×0.8333

等于1.8+19.8等于21.6(元).

六、债券价值及其收益率

(一)持有期收益率

1.短期分期付息债券:

(1)持有期收益率等于

(2)持有期年均收益率等于

持有年限等于

2.持有较长期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债券: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等于-1

式中:P为债券买入价;M为债券到期得到的本金和利息或者提前出售时的卖出价;t为债券实际持有年限.

3.持有较长期限、分期付息债券:

持有较长期限、分期付息债券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是指债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求下列式中的y:

P等于++∧++

式中:P为债券买入价;y为债券持有期年均收益率;I为持有期间每期收到的利息额;M为债券到期收回的本金或者提前出售的卖出价;t为债券实际持有年限.

(二)债券价值的计算

1.分期付息债券:

P等于+等于M×i(P/A,K,n)+M(P/F,K,n)

式中:P为债券;i为债券票面利息率;M为债券面值;K为市场利率或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n为付息年数.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债券:

P等于等于M(1+i×n)×(P/F,K,n)

3.零票面利率的债券:P等于等于M(P/F,K,n)

例3:某公司2000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的5年期债券.假设:

(1)2002年1月1日投资者准备购买,市场利率12%,为1180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

(2)其他条件同上,分期付息,每年年末付一次利息.

针对以上(1)、(2)两种付息方式,分别考虑如何计算2002年1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


(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债券的价值等于1000×(1+5×10%)×(P/F,12%,3)

等于1500×0.7118

等于1067.7(元),低于1180元,所以,不应该购买.

(2)分期付息,每年年末付一次利息:

债券的价值等于1000×10%×(P/A,12%,3)+

1000×(P/F,12%,3)

等于100×2.4018+1000×0.7118

等于951.98(元)低于1180元,所以,不应该购买.

(3)2003年1月1日以1010元购买,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计算持有到期年均收益率.

(4)其他条件同(3),分期付息,每年年末付一次利息,计算持有到期年均收益率.

针对以上(3)、(4)两种情形,分别考虑如何计算2003年1月1日该债券的持有到期年均收益率.

(3)一次还本付息:

根据1010等于1000(1+5×10%)×(P/F,i,2)等于1500×(P/F,i,2)

(P/F,i,2)等于1010/1500等于0.6733

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 #58;

当i等于20%时,(P/F,20%,2)等于0.6944

当i等于24%时,(P/F,24%,2)等于0.6504

i等于20%(P/F,20%,2)等于0.6944

i等于(P/F,i,2)等于0.6733

i等于24%(P/F,24%,2)等于0.6504

即:等于

求得:i等于21.92%

(4)分期付息,每年年末付一次利息:

根据NPV等于1000×10%×(P/A,i,2)+1000×(P/F,i,2)-1010

等于100×(P/A,i,2)+1000×(P/F,i,2)-1010

当i等于10%时,NPV等于100×(P/A,10%,2)+

1000×(P/F,10%,2)-1010

等于100×1.7355+1000×0.8264-1010

等于-10.05(元)

由于NPV小于零,需进一步降低测试比率.

当i等于8%时,NPV等于100×(P/A,8%,2)+1000×(P/F,8%,2)-1010

等于100×1.7833+1000×0.8573-1010

等于25.63(元)

i等于8%NPV等于25.63

i等于NPV等于0

i等于10%NPV等于-10.05

即:等于

求得:i等于9.44%

七、项目计算期和资金构成

(一)计算期的构成

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

项目计算期等于建设期+运营期

其中:建设期的第1年初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投产日;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终结点,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运营期.

(二)原始总投资和投资总额

1.原始总投资:反映项目所需现实资金的价值指标.是指为使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

2.投资总额:是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它等于原始总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3.固定资产原值等于固定资产原始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三)流动资金投资

1.投资该项目之前的流动资金等于该年末流动资产-该年末流动负债

2.投资该项目之后的流动资金等于该年末流动资产-该年末流动负债

3.投资该项目需要垫付的流动资金等于增加的流动资产-增加的流动负债

八、确定流量的假设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考虑流量的增量;

(二)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

(三)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

(四)充分关注机会成本;

(五)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例4:某公司下属两个分厂,一分厂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现在二分厂准备投资一项目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每年为二分厂带来销售收入2000万元,但由于和一分厂形成竞争,每年使得一分厂销售收入减少400万元,那么从该公司的角度出发,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年流入为()万元.

A.5000B.2000C.4600D.1600

【答案】D

【解析】估算流量时应当注意:必须是项目的增量流量;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年流入等于2000-400等于1600(万元).一分厂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为无关流量.

九、投资项目净流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见表1)

附注:(1)经营成本等于营业成本-非付现的营业成本费用

等于营业成本-(折旧+摊销)

等于营业成本-折旧-摊销

(2)如果为固定资产购建有专门借款利息,则项目完工投产后(即正常经营阶段)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但该项利息属于筹资活动的流出,不属于经营活动阶段的流量,即属于无关流量,既不作为流出,也不考虑抵减所得税.此时的运营期净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净流量等于营业收入-付现成本(即经营成本)-所得税

等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摊销)-所得税

等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摊销-所得税

等于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等于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

(3)更新改造项目△NCF计算的关键是旧设备净损失抵税额应作为哪个时点上的流入;

(4)更新改造项目旧设备的折旧额以变现价值为计提基础(原因是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例5:甲企业打算在2005年末购置一套不需要安装的新设备,以替换一套尚可使用5年、折余价值为91000元、变价净收入为80000元的旧设备.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285000元.到2010年末,新设备的预计净残值超过继续使用旧设备的预计净残值5000元.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5年内每年增加营业利润10000元.新旧设备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全部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均与税法的规定相同.

要求:

(1)计算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2)计算运营期因更新设备而每年增加的折旧.

(3)计算运营期每年因息税前营业利润增加而导致的所得税变动额.

(4)计算运营期每年因息税前营业利润增加而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5)计算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6)计算运营期第1年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7)计算建设期起点的差量净流量NCF0.

(8)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差量净流量NCF1.

(9)计算运营期第2~4年每年的差量净流量NCF2~4.

(10)计算运营期第5年的差量净流量NCF5.

【答案】

(1)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285000-80000等于205000(万元)

(2)因更新设备而每年增加的折旧=(205000-

5000)/5=40000(元)

(3)运营期每年因息税前营业利润增加而导致的所得税变动额=10000×33%等于3300(元)

(4)运营期每年因息税前营业利润增加而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10000×(1-33%)等于6700(元)

(5)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91000-80000等于11000(元)

(6)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11000×33%等于3630(元)

(7)ΔNCF0等于-205000(元)

(8)ΔNCF1等于6700+40000+3630等于50330(元)

(9)ΔNCF2-4等于6700+40000等于46700(元)

(10)ΔNCF5=46700+5000=51700(元)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更新改造决策的各年差量净流量的计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类似论文

2023年中级会计职考试《经济法》要点详解

增值税和消费税法律制度属于中级经济法科目2010年考试大纲新增内容,该内容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较大,其中重点和难点是增值税、消费税应纳税额&。
更新日期:2024-7-20 浏览量:98310 点赞量: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