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金融证券评级体系比较

中图分类号:F239.65文献标识码:A

一国评级制度的有无及其具体的实现模式,是与该国经济体制中的银企关系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在银企关系相对微弱、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中,对评级的需求较强,其制度设计以美国为代表,若银企关系密切、企业融资以间接方式为主,则对评级的需求不足,其代表国家是德国和80年代以前的日本.随着我国直接融资比重的逐渐增大,证券评级工作应引起足够重视.评级通常包括证券评级、企业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国家主权评级等不同种类,其中证券评级的评估对象又可分为债券、优先股、基金、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信用证等.债券评级作为评级制度的起源,不仅是证券评级的核心业务,其做法也是其他评级的重要参考,因此本文的讨论将主要围绕债券评级展开.证券评级是指运用评估体系,通过对与该种证券有关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对证券的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等方面的质量作一综合评价,并以约定的符号予以列示的评估活动.作为降低资本市场交易费用的一种重要工具,证券评级已成为西方金融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级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然而,证券评级制度并非是作为一个制度体系中超然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它与所处的经济、法律等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制度比较的角度出发,对西方国家的评级制度加以研究,并与我国评级业现状及具体国情进行对比,以期得出具有政策性意义的结论.西方国家的证券评级制度证券评级始于本世纪初的美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积极作用也逐步为其他国家所认识.目前,在日本、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评级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考虑到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不同,这里将选取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证券评级制度作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代表.

一、美国的证券评级制度

1909年美国的约翰•,穆迪(JohnMoody)在《铁路投资的分析》中,首次运用评级的方法对当时的各种铁路债券进行了分析.其后,普尔出版公司(S&P公司的前身)、标准统计公司(1941年与普尔出版公司合并)和菲奇公司(Fitch)也先后于1922年和1924年开始对工业证券进行评级.由于证券评级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中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始在资产评估、银行监管等方面引入评级的分类方法.进入70年代以后,企业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以及由此导致的投资风险的加大,也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者对投资情报分析的需求,从而推动了证券评级制度的发展.根据美国商法的规定,评级机构属于一般股份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立场是“评级机构的地位应由投资者予以确定,政府不得进行干涉,并不得以任何手段加以限制”.为了保证评级的公正,坚持“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情报”,评级机构极为重视自身的独立性和中立性.这样做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利于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对于发行者来说,有利于按照优惠条件迅速实现发行,并为在更大范围内筹资提供了可能,对于监管当局来说,有助于有甄别地实施监管,提高监管效率,而对于社会来说,则可以降低信息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上述美国证券评级的制度性安排和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来看,美国评级制度的发展更多地受到投资者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企业对直接融资的依存度远大于间接融资.首先,美国法律对银行发展的限制.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和《1935年银行法》的相继出台,标志着自由银行制度的终结.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合法分离,同时禁止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以及对利率和银行买卖证券的限制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赢利状况.另外,美国法律也限制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经营,分支机构在其他州的经营必须得到州一级政府的批准.1984年,平均每个美国银行只有2.6个分支机构.与全国范围内经营的大公司甚至跨国公司相比,区域性银行的实力往往相对弱小.因此大公司在融资时就必须在金融市场上寻找多家区域性银行,或是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而根据企业公开信息进行的评级,就为多家银行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情报,从而大大降低了银行重复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证券市场的充分发展.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主体是企业的长期债券和股票,政府公债仅占10%左右.在这个市场上,企业提供关于自身的有限信息,各类投资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选择效益好的企业作为投资的对象,并通过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保证这种契约关系的实现.投资者对投资情报分析的迫切需求,促进了评级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另外,有名的大公司在筹措长期资金时,往往通过投资银行这一机构进行.但1933年的证券法禁止证券承购业者对有价证券进行评级,从而也刺激了投资银行对评级的需求.因此,与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和相对微弱的银企关系相适应,美国的证券评级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德国的证券评级制度

德国没有专门的评级机构,这一现象的成因同样是与经济体制内部的制度性安排密切相关的.出于对本文目的的考虑,下面将只对二战后至90年代初的原联邦德国进行考察.1.全能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德国奉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其指导思想是建立有法律保证的经济自由和有社会保障的福利国家的综合体.这里,银行和企业同样是作为独立自主的参与方进入市场,联邦银行和各级政府只能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和规定间接干预.但与美国相对微弱的银企关系不同,德国历史上的综合银行制度使银行通过股权操作和人事安排,实现了对工商企业的监督和控制.

其具体的机制安排如下:投资者融资形成投资基金,并由投资公司管理,基金的投资者与投资公司之间是一种契约式的合同关系.该公司一般由若干家银行持股,其中的控股银行是投资者的真正受托人.根据投资银行法的规定,银行可以利用投资基金所持有股票的代表权在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与美国银企之间在市场基础上建立的信贷关系相比,这种银行参与企业内部管理的监控方式,更有利于银行准确把握企业的内部信息,并且成本更低,从而使评级制度丧失了其经济上的可行性.

德国法律允许商业银行超越通常的银行储蓄、信贷、汇兑和结算的职权范围,从事证券市场等所有的投资、融资业务.而企业也十分愿意将公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交由有关银行做主承销,这样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投资基金购买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保证资金迅速到位,另一方面,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企业在二级市场上的有关证券,可以使公司股票有较好的市场形象.银行在债券市场上同时作为发行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以“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情报”为宗旨的评级机构丧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私人企业发行债券受到限制.原则上进入证券市场筹资是不受限制į 40;,但直到1990年底,根据德国民法的规定,除了联邦政府、州政府、联邦铁路局、联邦邮政局和“负担平衡基金”之外,其他借款人如欲发行境内不记名债券和记名债券均需获得批准.自70年代以来,德国工业债券的发行总额下降了很多.公司债规模的逐年减少也是造成评级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愿公开信息的企业传统.欧洲企业不同于美国企业,一般不愿公开其信息,对于那些要求企业公开其信息的筹资手段,往往不予选择.在德国,大企业中有许多是同族公司,它们更不愿将秘密的企业信息暴露给外部.因此依赖于公开信息原则的美国式评级在这里无法进行.

三、日本的证券评级制度

日本评级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发债会进行的评级.1947年日本建立了发债调整协议会,统一决定各种债券的发行条件和发行利率.1959年以后,发债会开始对债券进行评级,最初划分为A、B、C三个等级,主要考察资本金、纯资产额、发债余额等反映规模状况的指标.进入60年代中后期,日本评级制度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指标设置日趋完善,级别分类也参照美国的评级制度作了一些调整.第二阶段,参照美国模式建立专门的评级机构.1979年,日本经济新闻社附设的日本公社债研究所率先开展评级业务,并在1981年成立了御国信用评级社.1985~1986年间,日本信用评级公司和日本投资者服务公司也相继成立.


类似论文

我国金融证券的相关探究

摘 要: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扩大和欧洲资本市场的兴起,各国的金融制度和规则趋同,金融活动呈现出通过相同的。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量:129538 点赞量:27751

金融证券专家――贺强

一、个人简历 贺强,男,满族,1952年9月14日出生,现任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导、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是国内著名的金融证券专家 担任。
更新日期:2024-5-28 浏览量:69751 点赞量:15487

国外金融支农经验之借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本文通过借鉴美国。
更新日期:2024-4-22 浏览量:56976 点赞量:12971

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

摘 要:通过金融学定位与国际金融课程内容的论争以及国内外教材的比较分析发现,国际金融的学科边界一直未有清晰&。
更新日期:2024-3-21 浏览量:44175 点赞量:10257

金融消费者权利体系的构建

一、消费者权利的发展脉络 (一)国际上消费者权利的发展历程 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关于保护消费者利。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5053 点赞量:20873

高职网络金融课程教学体系

[提要] 本文从高职院校的网络金融课程教学实际出发,探讨网络金融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教学目标,从而提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
更新日期:2024-4-16 浏览量:56639 点赞量:13021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

摘 要:从金融危机到债务危机,信用评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更新日期:2024-4-10 浏览量:56726 点赞量:1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