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解决本科毕业设计与就业矛盾的新

摘 要: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找工作,已经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文章通过工程实践训练、课程置换、双师制培养等措施,探索和实践了新形势下通过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改革,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新模式,既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又缩短了就业的适应期.

关 键 词:一体化模式毕业设计就业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11-03

引言

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通知也指出:“要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①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因为,随着高校各专业的招生数量急剧上升,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参加招聘会和联系就业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严重滑坡,而学校和学生对此都有难言之隐.②因此,如何解决学生就业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冲突,深化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指导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③.为此,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我们构建了“实践基地为平台,就业为导向,校企联合,就业与设计互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毕业设计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提高,缩短了就业的适应期,同时扩大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范围,达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满意的效果.该模式对于探索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电气工程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为例,探讨高校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一、利用校内实践基地锻炼动手能力,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在毕业设计开展之前,除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外,还要具备必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对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PLC)等电气设备的开发与使用.而后者正是目前多数电气类毕业生所缺少的.电气工程实践基地是近年来为适应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现代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成立的实践教学平台,其实践性教学活动对于提高电气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④.近几年来,课题组以电气工程实践基地为载体,探索出一条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工程技术操作、工程设计、科技活动、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基础和专业教育一条线,课内课外教育一条龙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开发环境.具体体现在:

1.合理建设实践平台.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践需求,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平台进行建设,即电类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践平台和毕业设计专项平台,并编写配套的实验与实践教材.如图1所示,四个平台间相互独立,但又密切联系,实践内容环环相扣.在内容上由传统逐渐过渡到现代,在深度上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基础实践平台包括电子应用设计工程实践、EDA工程实践、应用电子工程实践、电机控制工程实践等12个工程实践环节,通过全方位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电气和电子实践知识和电气控制能力,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专业基础实践平台包括单片机应用工程实践、PLC工程实践、传感器应用工程实践等6个实践环节,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毕业设计所涉及到的现代电气控制领域常用的专业技术和最新的发展动态;专业综合工程实践平台是一类综合训练的实践平台.根据电气控制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测控、电子信息等五个不同专业方向,分别设置相应的综合实践项目,包括电机与拖动工程实践、工业控制工程实践、电力系统工程实践等7个工程实践基地;毕业设计平台利用各专业实践基地及三个创新工程实践基地,完成毕业设计中的电路实物制作,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学生可以利用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环境,形象、逼真、生动地模拟再现企业现场应用的全过程,并可以人为地把握、控制实践进程,更好地观察、体会实验现象和过程,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⑤.

2.统筹规划实践进程.基础实践在4学期、5学期分两个阶段进行,把10个实践基地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循环.电气信息类的所有学生都做,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实践平台在6学期、7学期分两个阶段完成,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兴趣爱好,从专业实践基地中任选出4个基地进行循环实践.综合实践在第8学期与毕业设计结合在一起.综合实践基地由部分基础实践基地和专业实践基地组成.学生根据毕业设计题目,有针对性地在所选实践基地内进行10周的实践,从而使学生毕业设计由理论设计改为真刀设计.综合实践结束后,经检查合格才允许以后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从而大大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3.选择企业前沿实践内容.针对不同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实践内容上,不仅精选了经典的实践项目,还引入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先进的实践项目,如计算机数据实时采集处理技术和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等.由于项目研究的都是本学科最前沿的问题,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挑战困难的勇气,更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此外,还可将毕业设计与学生的兴趣、各种专业竞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等竞赛性课题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和把关下完成创新性强,自主性大的高水平毕业设计.工科类毕业生最终的就业方向大多是企业,学生对这类贴近科技研究前沿和企业一线的毕业设计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不但避免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设计进度慢、消极应付等诸多问题,还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二、利用课程置换深入企业一线,真刀开展设计

随着“一体化”模式的成功开展,使学生第四学年有机会通过课程置换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课程置换⑥是指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可以免修学校设置的一些应用性不强的课程,转而学习一些在企业设置的职业资质培训课程,学生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在教学模式上,学校部分课程置换成企业培训课程,同时在企业开展毕业设计⑦.

针对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的迫切,在大四学生中推行了这一新的培养模式.课题组选拔了100名有意向的学生,在这一年中,学生用“课程置换”的方式,把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修得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学分代替原来课程的学分,就可以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在学习期间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报酬,毕业后学生还可加盟他们的公司.这一举措既适应了社会需求,又开辟和对接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100名学生中除17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外,有83名学生与置换相关企业签约.

三、鼓励教师挂职、盯课,生产一线进行技能锻炼,提高指导教师实践能力

在指导教师身上所体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⑧,其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其二是部分新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扩招后生师比严重失调⑨.在普通工科院校,一名教师一般要指导8~10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有的高校一名教师甚至要指导20多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针对目前毕业设计(论文)一人一题的实施办法,一个教师同时指导这么多的学生是很难深入下去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 0340;课程教学和科研任务.

为了缓解由于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导致的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各高校都在引进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作为新教师.按照目前我们国家的培养体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一般都缺乏工程实经验,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具体存在的关键问题都难以把握.如果由这部分教师指导工程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

一体化培养模式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提出下列明确要求:(1)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2)未参与指导过工程实践或未从事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设计的教师不得指导毕业设计;(3)参加过挂职锻炼、校内外盯课的指导教师优先指导毕业设计;(4)指导教师的指导人数不得超过8人.

参与挂职或盯课的教师只占学科教师的极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充分发挥这些指导教师力量,带动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需求.

四、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推行导师制、双师制

改变传统的指导教师仅在第四学期开始毕业设计指导的方式,采用导师制,从大学入学起就为每名学生分配导师,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尽早接触设计课题,培养学习兴趣.在四年的时间里导师与学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促进了设计的顺利开展.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例,有些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感兴趣,其导师就可以在第二、第三学年引导学生多学习继电器控制、PLC、电力系统等课程,设计相关的小制作、小设计,为第四学期的毕业设计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设计经验,增强了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和丰度.采用导师制的指导方式会增加教师的一部分工作量,但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完善是有益的.同时可利用定期汇报、集中答疑、远程教学等指导模式来消化这一部分工作量.

校外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各选派一名导师.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要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两者指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校外导师侧重于对设计内容的技术性问题负责,而校内教师侧重于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定期与单位导师和学生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校外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对于学生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地区,应该派校内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去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确保设计进度与校内保持一致.

结论

通过在毕业设计中加强实践训练、按就业方向选题、校企联合真题真做、引入导师制等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毕业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以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7级毕业设计课题组为例,在全院评选的10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电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4篇,占总数的25%.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检查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7人的毕业设计成果被抽查,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好评.可见,这种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不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而且有利于毕业生提前进入科研或工作状态,直接独挡一面地承担科研或工作任务.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毕业设计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就业率逐年上升,2010年就业率达10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在黑龙江省一直处于首位.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的这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程实践为平台,校企联合综合培养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这种做法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今后,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本专业课程模块的科学设置、学生动手能力的全面训练、毕业设计课题选题的广泛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以综合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背景下电气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注释:

①http://.moe.gov./publicfiles/business/files/moe/moe_183/200404/2324.

②于毅,闫岑.浅谈大学生就业、毕业设计与考研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408.

③李长春,薛华柱,何荣,宫阿都.高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备,2010(7):161-164.

④沈显庆.培养“双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122-124+127.

⑤邓崇亮.地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2011(12):120-124.

⑥王德才,蒋凌云.实施课程置换的订单式教学,构建金三角三方盈利校企合作模式[J].商情,2010(25)

⑦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7-23

⑧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3):309-312.

⑨郝燕萍,周英,罗艳华.高校生师比现状及其合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33-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第一作者简介:孟娇茹,黑龙江科技学院电信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责编:若佳)

类似论文

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与新模式

摘 要:国家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而毕业设计从时间安排、命题选题、指导方法、分类指导等多个方面与当前的。
更新日期:2024-4-10 浏览量:57698 点赞量:13793

关于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与解决的

摘 要: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本科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分析了毕业设计存在。
更新日期:2024-5-26 浏览量:71634 点赞量:16526

本科毕业设计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题目:报告人:申请学位:所在学院:专业类别:专业领域:导师:实践指导教师&。
更新日期:2024-6-23 浏览量:81606 点赞量:1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