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

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一样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

一、主体的基本倾向区别

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有不一样的派别,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各自内部不一样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经济人的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理性人的基本倾向和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与长期利益.如暂时的奉献是为了长远利益或心理上与声望上的满足.但是,经济学同时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比性与客观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对象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难以替代的尺度.所以综合利益的基础当然是经济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场交易价值.因此.经济学的行为就是理性的行为,理性的行为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经济人假设借助于可计量的货币作尺度,特别有利于定量化分析或模型化,但经济人的假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计量与模型化,这可从较少使用定量分析与模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经济也挖于假定人是经济这一事实中得到证明.

机会主义就是不仅追求自身利益,而且想方设法用诡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尽管不一定所有的行为主体都表现为明显的机会主义,但很难肯定那些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更小.显然,新制度经济学在否定完全理性的同时却更强调追求经济利益及其手段.从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来看,这和经济人假设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与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假设,而经济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经济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经济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

当代经济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一样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

第三,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经济人假设简单明了、便了分析,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与系统的方法、原理与定律;而社会人、管理人等假设内涵丰富、复杂,难以形成公理体系.经济管理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形成了艺术性与技巧性很强的许多方法原理与定理.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区别是明显的.通俗地说,经济学中类似于“坏人假设”,经济管理学中类似于“好人假设”.

当代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都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由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比较一致,因而经济学原理与实证分析领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的在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与规范分析方面.例如,经济学在不一样时代都有比较权威的教科书,非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大同小异.而当代经济管理学由于其人性假设分歧较大,导致了几乎没有经典或权威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更没有权威的通行的教科书.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讨论就会有三个经济学流派.借用这一思路能说,两个经济管理学家在一起讲座至少会有四个经济管理学流派.

二、主体的主体关系区别

第一,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分工和交易是资源配置的主要的途径.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能把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动机转化为共利的结果.即实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所以经济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主要的体现为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的直接目的是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因而交易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经济学中的人不仅在人格上与地位是是平等的,而且经常学中也不大考虑粹分工、岗位职责与个人专长等方面差异必然造成的层资差序与隶属关系.这种关系能概括为行为主体的等同性.

上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在那一本教科书中明确指出,但它隐含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中.因为经济人假设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经济人并不是关起门来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在交换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倾向,所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限制就是别人同样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只许赚钱,不许你盈得,便不会出现经济学中需要和供给的均衡,也不会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

第二,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从根本上说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当然经济管理学中的个体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但是经济管理学不得不考虑组织中不一样层级与不一样个体的职能.有的人分作为领导者,有的人分作为执行者,而且在不一样的场合下同一个人也要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因而要把人看作“术业有专攻、能力有高低、地位有区别”的不一样个体.经济管理学中的人虽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虽然不意味着高低贵贱的区别,但意味着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以及职能的区别、对组织贡献的区别.这种关系能概括为个体的差异性.

经济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区分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其中,人既是管理主体的核心,也是管理额体的核心.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一样的场合可能担任不一样的角色,但在同一管理过程中行为具体的人担任什么角色是明确区别的.这意味着经济管理学中人与人的差序关系是不可回避的.

从上述分析能看出,尽管理经济管理学没有明确提出们的差序关系,但人们关系的差序性确实是经济管理学中隐含的前提.

正是由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是有差序性的人,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特别强调员工要有敬业精神.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不平等体验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经济管理学也很重视从心理上与感觉上给员工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以裣员工因地位与角色差序导致物不平等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管理学和经济学目标分析

管理学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 #20316;为一种手段.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和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假设,而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管理学和经济学他们的学术分工不一样.经济学的目标是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整个人类或者说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实现目标有的手段.象微观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都是以地域或者行业的不同在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而象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则是经济学分析工具的改进.而制度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出现,则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延伸和改进,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经济现象,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延伸到社会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在斯密的理念中,通过社会分工,通过交换,通过市场竞争,就能依靠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增加.在经济学的世界里,行为主体之间是自由的、平等的.社会中的人是分层次的,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则是平等的.当然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更多的是进行局部的改进,有些是涉及到根源问题,有些是对原来的理论作局部的完善.

(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

类似论文

经济管理学文下载完整版

2007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着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21世纪人才报中国民营经济周刊二零零七。
更新日期:2024-9-18 浏览量:117914 点赞量:25359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建议

摘 要:为了分析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重要作用,然后对于当前事业。
更新日期:2024-6-19 浏览量:81801 点赞量:18218

经济管理学文下载图书

理工应教务字【2016】21号关于做好201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网络教学工作的通知各系(部):sep asc jx。
更新日期:2024-1-17 浏览量:18875 点赞量:5079

经济管理学毕业文参考文献

[1] 卢孔标,李亚培 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物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05期 [2]。
更新日期:2024-5-17 浏览量:68900 点赞量:1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