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

【摘 要】科技进步及全球化深入使不同社会群体间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文化的差异往往导致交际失误、矛盾甚至冲突,由此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新时期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笔者通过分析语言同文化的关系,阐述高校外语教学中只有融入文化教学,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

一、引言

科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地球村”的形成.“村民”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然而,空间距离的缩小不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文化距离或心理距离的缩短.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念等之间的巨大隔阂造就各社会团体迥异独特的文化形式.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使“村民”们虽身在咫尺之间,却有隔天涯之感.文化包括人们内心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对人们交际的方式、言语的表达和行为的实施有直接影响.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无法回避文化教育,语言教学也可说是文化教学”[1].我国外语教学长久以来只为考试服务,完全割裂语言和文化,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出现失误,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二、文化与语言

语言学家Sapir认为语言是“一种用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语言符号系统.[2]3”语言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它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语言的表达会受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群体的民族风格、历史因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影响.泰勒(1871)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3]41.”有学者指出,任何一种语言材料,小到字词大到篇章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

不难看出语言同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文化不可能脱离语言而存在.没有语言,文化便无法传播最终将走向灭亡.而缺乏文化内涵的语言是空泛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载体和具体的表达方式.学习一门语言实质上是在学习一种文化.缺少文化信息的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在地掌握一门语言,跨文化交际更是遥不可及.我们认为,交际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互动,也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思想和信息交流的活动.卡里多德认为当文化的变异和差异影响到人际交往的结果时,跨文化交际就产生了[3]43.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交际者在具体的环境中商讨文化意蕴,辨析文化身价,有效而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3]288.”陈国明与斯塔罗斯塔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

情感过程指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即特定的情形中交际者的个人情绪或情绪变化.认知过程,即跨文化意识.该层面强调交际者通过对自己和其他文化特性的理解转变个人思维的过程.行为过程具体指跨文化交际的灵巧性.行为过程强调如何有效交际的技巧.行为的灵活性表明交际者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的选择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者们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根据前文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们认为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所以,为了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教授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胡文仲(1994)提出:若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语言教学必须结合文化教育,“明白这一点对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4]29”但这并不是要摒弃外语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想掌握一门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首先必须掌握它的发音、词汇和语法,否则掌握语言就无从谈起.[5]77”因而外语教学必须文化教学与理论教学两手抓,不可偏废.

1.注入文化信息,进行跨文化对比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同一个词或一个动作在不同文化中承载的意义和内涵却不尽相同.外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文化信息导入的重要性.没有语言文化知识的导入,学生就不能全面习得语言.中西方文化在社会制度、宗教礼仪、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而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难免用母语思维或汉文化的角度理解西方文化,这种文化负迁移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知识的全面理解.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英美文化信息的注入,进行文化渗透.并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英语报刊杂志、文学作品及英文原声电影等,加深他们对西方文化内涵的认识.在了解目标语文化的基础上,更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播.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异族文化的特征,提高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2.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播

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无优劣高低之分,我们必须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对待所有文化.“跨文化交际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融[6].”培养学生对他文化的宽容态度更有利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从对方的文化立场感受其文化.然而在跨文化交际大热的今天,我们过度注意目标语文化,却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学习.这种现状导致崇洋媚外心态的产生,使本民族文化则沦为“次文化”.

母语文化是学习任何一种外语及其文化的基础.跨文化对比也只有通过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比较去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因此,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导读本国的文学经典,让学生讨论其创作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即在跨文化交际中将母语文化送出去的能力,以获得文化认同,减少文化冲突.“随着中国的崛起再度抱起中国语言文化热潮时,外语教育更不应该剥夺外语学习者巩固强化本国语言文化的机会[7].” 3.创设真实外语语境,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灵巧性

高永晨(2006)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有58.64%的学生认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下,‘跨文化交际氛围的缺失’是阻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8]”.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一举一动无不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大的母语环境下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和文化认同感.首先,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特定的语境中,要求他们用英语完成规定的交际活动.近似目的语的语境能够使学生对语言交际有切实的感受,自觉地把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其次,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实质上是课堂文化教学的扩充,比如校园英语角、英语短剧、英语配音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学生不同交际场合中的交际意识及灵活性.最后,教师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发扬者,应尽其可能给学生提供接触异文化的机会,使学生熟悉目标语国家的历史风俗和文化观念,提高他们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最终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不懂得一个国家的文化,就不能真正习得一门语言.”因此,文化信息的注入,是现代外语课堂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重要内因.同时外语教学除了进行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还必须通过跨文化对比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灵巧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避免出现文化自卑与过分媚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进而实现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类似论文

高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如何以英语为媒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达到中西方跨文化。
更新日期:2024-4-5 浏览量:12734 点赞量:4635

商务英语判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外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谈判的重要性日益体现 在国际市场中,成功有。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7422 点赞量:22085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 要】商务英语教学除了讲授商务知识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第一,传统商。
更新日期:2024-6-23 浏览量:83805 点赞量:1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