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内容提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问题.本文运用劳动力市场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144-04

劳动力市场简单地可以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1].大学毕业生就业集中在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于需求有限导致就业困难,一部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就会形成过量教育.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具复杂性.宏观政策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主要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微观措施方面,要通过鼓励创业等需求促进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等供给促进措施和提供就业信息与指导等供求匹配促进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1.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的,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而是分割为不同的部分.因为,“由于历史的演进,在其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力量鼓励劳动力市场分化为分散的、而又各有市场特征和行为规则的分市场或分割市场”[2].根据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的不同,劳动力市场主要有三种划分法[1]: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垄断的劳动力市场和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尽管劳动力市场的具体划分不同、称谓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好的和差的两类,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类似于我们通常划分的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

1.1 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1]

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机会,要求教育水平较高、发展稳定的职业习惯.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教育水平要求较低,不鼓励也不要求发展稳定的工作习惯.根据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教育水平高低既是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标志,又是划分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依据.一个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承担何种职业岗位,他将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在现代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技术变革和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使生产过程中的计划与执行相互分割.一方面,生产的设计、计划和管理的责任集中到相对小量的职业范围内,这些职位在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要求雇员必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高度发展的认知水平,公司也给予他们优厚的工资待遇、良好的晋升机会和最大限度的自主权.这样,教育水平高的人,往往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随着计划与执行的相互分离,生产的综合任务被最大限度地分割开来,生产过程变得简单化和规范化,这些工作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低,只需要较低的教育水平或根本用不着接受教育,所以他们只能得到较低的工资.即教育水平低的人,往往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或者说这种关系很不明显.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性也很少.

1.2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否定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论断当然是不正确的,它提出的教育对劳动力市场划分的作用以及与工资收入的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但也简明地揭示了教育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不同作用.即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一般进入的是主要劳动力市场,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一般进入的是次要劳动力市场.这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相对稳定,职业稳定性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有限,显然无法吸纳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从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看,日本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9%开始逐年下降,1995年为67.1%,1996年为65.9%,此后一直维持在60%到70%之间[3].据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2004年,20岁至25岁的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78.6%,25岁以上本科生就业率为75.8%.但大学生就业的三个新特点表明大学生就业仍然艰难:一是高学历占有利地位,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就业竞争中越有优势.二是追求职业的稳定性,择业不拘泥于第一份工作,而是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往往选择去知名度高的大公司以积累经验.三是到国外留学和就业人数增多[4].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欧盟除捷克之外的24个成员国的大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就业率低.2004年,大学毕业生一年内拥有一份工作比例最高的国家是荷兰,占72.8%,其次丹麦为62.9%、德国为61.3%、英国为61.2%.其他成员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低于50%,就业率低于20%的国家有意大利、西班牙、卢森堡、希腊和波兰、匈牙利等国[5].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进入只需要较低教育水平或根本不需要接受教育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形成了过量教育.过量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个人或社会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职业岗位的需要,与之相对的称为教育不足.据估算,西方国家过量教育平均发生率为27%,教育不足平均发生率为13%.美国过量教育发生率最高,为35%[6].过量教育使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影响人们的职业满足感、身体状况和工作行为等,损害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7].

2.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城镇已经形成四类性质不同、相互隔离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国有经济劳动力市场,其特点是较高的社会福利成本、较低的流动性、较低的失业率;二是专业人才市场,其特点是低年龄、高学历、高技能、高报酬、低福利和较强的流动性;三是农民工市场,其特点是低技能、低报酬、无福利、无社会保障;四是非正规就业市场,其特点是年龄较轻,学历层次多样、无福利、较强的流动性与竞争性.第一类市场和第二类市场属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主体为高校毕业生,下面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分析.

2.1 总体供大于求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很快,根据教育部公布数字,从2000年至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别达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和495万.2003年以来每年的增量都在60万左右,2007年达到82万.另一方面,主要劳动力市场需求明显不足.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1990年以来先后有2 800多万职工下岗失业.1998年至2004年,累计1 9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再就业,但下岗、失业和政府、军队的裁员加起来还有2 000万人左右[8].2006年一季度,全国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7%、36.6%和60.7%,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仍然占主体.70%的单位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分别占5.6%和4.2%.以上6个行业占到用人需求的80%[9].这些行业基本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一般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要求多数在大学本科以下.结果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1年到2005年,全国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只有70%、65.5%、67%、73%和72.6%.如果剔除水分因素,实际就业率更低.中国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调查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10].

2.2 大量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

目前,我国次要劳动力市场大体有四种就业形式:即自我雇佣型就业群体,受雇于大中型企业的临时工、小时工、劳务工和季节工,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工资劳动者,以及从事临时性和分散性工作的灵活就业群体.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员主要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个体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还包括具有较高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和自由职业者[11].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数量很大,这里用国家统计局的一组普查数据来说明,2004年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约6 000万~7 000万人,加上个人资本占大比例的其他企业就业人员3 000多万人,总计近1亿人;再加上个体户就业人数9 422万人,次要劳动力市场全部就业总人数近2亿人[12].由于就业压力大,除部分名牌和重点院校外,一般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实现正规就业的难度当然很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考研热一浪高过一浪,都是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难的具体表现,众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据报道,2004年,到民营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52%,2005年,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占到总量的58%[13].

2.3 形成过量教育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人才高消费严重[14].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普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起点为硕士,出现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在下降 .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在1 580元左右,较之2004年下降16%,2006年还在继续下降.大学生“低工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与此相反,伴随着很多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工资逐年下降,农民工工资却呈明显提高的趋势,二者的工资水平甚至出现了接近的趋势[15].这表明我国出现了过量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不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毕业生被定义为普通劳动者,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将是今后大多数大学生的必然选择,过量教育的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出来.


3.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复杂性

3.1 整体发展水平低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

目前,虽然我国在一些高技术产业取得了突破,但是从整体上看,产业的技术层次还比较低[16].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虽然高,但第二产业内部技术水平比较低,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仍然占有重要份额,超过高技术产业所占份额,制造业内部中等技术产业约占一半;第三产业仍以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部门为主,现代服务部门所占比重过低.二、三产业对高层次劳动力的需求显然不足.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决定了吸纳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的能力.一般的说,如果产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如处在研发、设计环节,则对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需求量大,产业竞争力也比较强;反之,如果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如处于组装环节,则对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需求量小,那么产业竞争力就比较弱.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资金和人力资本实力,抑或是市场占有率和效益水平等,都和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劳动力市场需求以技能型劳动力为主,对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需求有限,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而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更突出.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主流观点认为,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少得可怜,目前的相对过剩只是结构性的.但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大学生几乎都在城市就业,占到城市从业人口将近15%.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38万,教育部定出的就业率目标是达到73%,应该有246.74万大学生要在城市就业,而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其中500万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还很大,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十分有限.

3.2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改革滞后

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分化程度比较低[17].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十分简单,缺乏分化和必要与规范的机构;大学生就业市场本身的建设和规范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信息、管理等有效调控;大学生期望比较高的一些传统体制内和相当一部分工作岗位,仍然不受劳动力市场信号的引导;自致因素与先赋因素共存,网络的作用被强化.靠背景、走后门、拉关系等等依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人事、户口等体制改革滞后.一是户口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然带有明显的身份特征,如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地方政府的各种补贴,子女的教育等等.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了城市人口,而农村地区人口几乎完全被排除在社保体系之外;国家逐步实现了省级统筹,但跨省流动依然非常困难;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交纳社会保障金,很多民营的小企业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给职工交纳;沿海开放的大城市社保体系较为健全,服务较为完善,偏远城镇则亟待加强.三是传统用人指标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但严重地增加了人才流动的难度,而且成为很多单位卡压人才、阻碍人才正常流动的重要手段.越是边远地区,艰苦地区,档案对人才卡压的作用越大.

3.3 高等教育不适应市场化就业要求

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却很大,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在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引导下,由于大学从属于政府,只向政府负责而不直接面向社会,加之高校领导的面子观念在作祟,使大学不断追求升级,纷纷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方向靠拢,所有的大学教育结构千篇一律,一流大学和一般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基本一样.相当一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既不考虑社会经济的需求,也不考虑学校的条件和实力,仅从学校利益出发,为了抢生源,争上热门专业,盲目跟风,市场上需要什么就设什么,致使一些专业重复设置,一些专业划分过细,不仅造成了高校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导致一些专业人才培养相对过剩.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职业教育总体重视不够,一些高职、高专教育定位不明,使其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型,专业缺乏特色,社会认同程度低,无法被市场吸收,就业率偏低.

4.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的总量过剩和结构性失业相互交织,而未来数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至少在本世纪前20年都非常严重[18].促进大学生就业,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宏观政策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主要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微观政策措施方面[19],要通过鼓励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等需求促进措施;通过国家免除学生贷款义务、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等供给促进措施;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等供求匹配促进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4.1 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所能提供的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岗位毕竟是有限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增长空间的还是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高层次岗位.要以技术不断进步为基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创造更多的高层次岗位.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那些技术溢出效应比较明显的IT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海洋产业等.要充分利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组的机会,利用我国智力资源和研发活动的智力成本优势,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承接技术研发领域的一些非资金密集的环节.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产业结构升级与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要提升第三产业水平,优化服务业结构,突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行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服务.

4.2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要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坚持科学精神,更新高等教育理念,走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廓清高校定位,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从满足某种“质的规定性”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把握市场导向,注重职业化教育训练,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实行“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19],重点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在岗人员进行职业技能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控制在5%~10%这个区间[20].

4.3 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

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消除各种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取消大学毕业生流动的各种限制.进一步打通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加大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调查和统计体系,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加强大学生就业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包括就业指导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就业信息系统的专业化建设和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既要重视择业过程的指导,又要尽量帮助毕业生规划今后整个职业生涯.从毕业生就业的“管理员”、“信息员”变成“服务员”、“推销员”,主动为“产品”开拓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类似论文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喜忧参半,用人单位抱怨招人难,毕业生却认为理想的工作难求 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市场不完善以及就业观。
更新日期:2024-12-1 浏览量:21627 点赞量:6277

大学毕业生就业究竟有多难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几乎已成定论,但是,究竟有多难,有没有评价的尺度呢? 从高校扩招之后的首届毕业生就业开始,毕业生总量&。
更新日期:2024-10-14 浏览量:130355 点赞量:28046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摘 要:现如今大学生就业能力越来越低,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完全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进度 近年。
更新日期:2024-2-11 浏览量:31208 点赞量: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