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大学科技园系统中的功能

摘 要 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已转向区域创新主体.本文从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校在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探究了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创新要素中研究机构、企业、政府和科技组织的关系.

关 键 词 科技园创新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187-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机制的健全,大学创业系统日臻完善.大学科技园在那些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基础上,将大学中的综合治理资源优势与其他的社会资源优势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成功的将高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成果、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技术创新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一环,在科技创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系统学的视角来分析研究高校在科技园创新系统的关系,掌握高校对这一系统的主要作用与位,了解高校发挥作用的规律及渠道,对加快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开发,推进区域科技创业活动,提升区域科技创业整体层次、优化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系统功能,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大学科技园的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我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产物,它为社会创业提供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是依托主办高校的配套设施、智力资源、创新体系等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本文主要讨论的高校是指研究型大学.

因为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研究生到博士生的教育,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不断探索中可以明确,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知识创新的传播、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与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站在社会职能的角度,所谓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站在组织目标的高度来看,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大学.站在办学的水平来看,研究型大学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很多国外学者如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Etzkow it z H,1999)、伯顿(Clark B,2003)等,将具有创新研究成果的研究型称之为创业型大学.与传统的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相比,国外学者所指的这种研究型大学团队研究意识更强、获取资源的能力更强、更能够有效的实现知识的转移运作.这种大学的最直接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全面的推进本国或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这类大学与各型企业、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美国的MIT、Stanford University,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大学.

对于我国来说,创业型大学是一个新的大学发展形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创业型大学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以生产与应用作为中心、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为主要目标、具有确定自身战略发展方向的自主性、在主动寻求组织创新的同时与政府、企业等进行密切合作、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与研究更加关注实际问题,并为高校的发展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新型大学.

2.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研究型大学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政府与各产业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与期待,由于存在着大学、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互惠原则,“与企业、大学和政府部门网络组成三螺旋创新空间”,研究型大学逐渐拜托了区域经济创新的边缘者地位,向着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地位迈进.

1)政府对研究型大学有更多的期待.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在高校中的角色定位逐渐由“供给者”转变为“协助者”,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未真正成为“服务者”的角色.21世纪的到来,带领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各种疾病的困扰、不断爆发的自然灾害、不但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加的科技创新成本、世界局部战役的频繁爆发等因素的发生,使得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但是,在面对不但严峻的财政问题、不断变化的公众需求增长等问题时,政府总是要求大学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例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社区建设问题、贫困问题等,政府希望通过研究性大学的存在来切实改变或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产业界对研究型大学有更高的期待.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各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单纯的技术培训转变为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虽然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是在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上的关键性技术的创新与研究越来越依靠那些研究型大学.很多大型企业在开拓发展的最前沿交叉领域与具有企业特色的优势领域中,越来越希望得到研究型大学的支持.研究型大学中那些具有需求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将为企业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带来超乎想象得利润,而这些技术上的革新与发展是身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但变化的企业所无法完成的.

3)研究型大学-企业-政府,三者存在“互惠”的可能.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双赢的利益关系.一方面,企业对研究型大学进行资助,扩展了大学的研究活动项目;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的获得知识生产与知识资本的同时获取利润.当然,研究型大学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政府和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不仅使政府从中获利,也是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信任.创业型大学作为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知识生产中的源泉,一旦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必定会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完成知识资源向资本的转化. 但是,如果创业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存在,那么很难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创新体系缺乏知识创新的动力源泉.反之,如果只是一些一般性的大学提供的知识创新,也很难在推动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中起到积极地作用.因此,综上所述,只有那些具有知识创新、能够将知识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研究型大学不仅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主体,更能够与企业、政府共同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3.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1)孕育者.随着毛线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引导,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从成立之初就孕育着学术创业的精神.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研究型大学大规模地向创业型大学转化,创业型大学必须肩负两个使命: ①训练未来的企业家在建立自己未来事业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②必须以企业化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科技园、孵化器作用帮助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成就自己的事业.高校成了科技创业人才诞生的孕育者.

2)发动者.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和功能形式正在向全世界扩展,他的创业创新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各种与创业相关的项目、组织机构通过在大学校内与校外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得企业资金能够有效的与技术人才的创新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创业的核心区域,这就是各种创业活动集中进行的地点.大学将自己的科技创新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因此,研究型大学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生产者.

3)促进者.研究型大学等教育机构或组织拥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与知识创新的科技创业人员,并能够为企业的投资创业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还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例如:在南非、我国的台湾、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大学研究成果研发的新产品或新企业.可见,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与研发优势,在理论研究、信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建设实验室、培养高科技人才等方面与科技创业的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使得创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为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保障.

4)连接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围绕大学建立了研究中心、孵化器、高科技园区等,通过培养人才,供给创业人才,推动创业及生态系统建立.大学及研究机构是直接把科技创新的各要素转化为科技成果的生态种群,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生产者.

5)协同者.种群的定义分析,科技园创新系统中所有科技创业人才构成人才种群,所有的政府、科技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机构可以分别形成政府、科技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机构的种群.根据这些种群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就形成了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的群落.高校是区域创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与政府、机构、新创企业的协同作用构成创业群落.

4.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创新要素的关系

1)高校与科技创业人才的关系.

著名学者蔡莉等早在2007年就对研究性大学赋予了精准的定义,他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实质是将科技创新中的各要素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同时,研究型大学更是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培育科技人才的创造者、生产者.研究型大学是科研所的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企业共同组成的生态群体.一方面,科研机构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创业商业为本区域的创业者提供创业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增加了本区域的投资创业几率.另一方面,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又为创业者提供了拥有一定技能的科技创业人才,当然,大学还可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各种服务与支持.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所拥有的研发创新优势,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上、高新科技人才的培养上都能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能力.大学/科研机构因其具有的深度知识和分析能力,以及独立的和专业化的沟通技巧,使得它们在创业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促进信任和建立社会资本;通过培养人才,供给创业人才,推动创业及创新系统建立.

2)高校与企业的关系.

作为社会中的两个不同机构,大学与企业各自拥有自己的职能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不能否认,一方面,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切实解决了大学办学经费不足、国家投资有限的问题,并提高了大学的办学效益,但是,如果企业与大学之间无法把握好“度”,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的发展还将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很多大学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忽视了正常的教育与科研,很多大学的创造性逐渐走向枯竭,在学术上也逐渐向实用性转变,很多大学已经在无形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因此,我们提倡大学与企业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这与大学推动科学发展的前提是不矛盾的.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迫使大学走出校门、迈向经济社会,这不仅拓展了大学的传统职能,更延伸了大学的社会义务,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的社会边缘性地位.

3)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矛盾的、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一直以来就是困扰世界各国大学的主要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例如:在科研方面,大学正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政府大型项目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那些具有公益性的、见效慢的应用型研究,政府总是将这些研究委托给大学来完成.可见,此时的大学已经成为政府进行改革与提高管理效能的工具,而大学中学者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学术力量将自己的主张延伸到政府,从而对政府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有的学者成为政治家直接参与到政府的决策管理中.对于这种关系的演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顺双方的权责范围与关系,努力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和谐共存的关系,找到相互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政府宏观适度控制”、“大学积极有限自治”的推进模式. 4)与科技组织的关系.

科技机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在市场各主体之间、要素市场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帮助科技人才创业,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机构.科技结构的建立能够很好的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如今世界各国都在采用这种方法来保证政府与高等教育之间增强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机构成为高校的代言人,替高校向政府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推手,帮助政府将适当形式的责任施加到高校.这一特殊机构的存在不仅保证了高校教育学术的自主权,更确保了政府对高校的有效管理.这主要是由于机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机构的组成人员不仅有政府成员还包括高校的教授、社会其他方面的代表.其次,机构时游离于高校与政府之外的组织机构,可以使机构站在公正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并对政府与高校的组织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性.

基金项目

宁波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创新集群视角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2012A10012)研究成果.

osystem Forms in Chicago [J].Wall Street Journal - Eastern Edition, 2012, 259(61):3-5.

[4]毛才盛.基于共生理论的大学科技园集群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60-64.

[5]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财经大学学报,2011(4):58-62.

[6]朱秀梅,李明芳.创业网络特征对资源获取的动态影响――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1(6):105-115.

作者简介

陆晓莉(1976-),女,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

类似论文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描述与

【摘 要】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实现校园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重要内容,而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最终目的就是。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2736 点赞量:6578

高校财务***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高校财务项目管理系统是针对目前高校项目的收费管理及过程控制,利用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JA及SSH整合构架等技。
更新日期:2024-3-19 浏览量:46768 点赞量:11619

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刍议

摘 要:以广西艺术学院教学管理为例,通过对该院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研究与实践,更好的保障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3262 点赞量:4466

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的设计与

作者简介:余辉(1979-)男,湖北钟祥人,本科学历,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 摘。
更新日期:2024-5-28 浏览量:71719 点赞量:16466

厦门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理与实践

近年来,厦门大学科技园主动汲取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先进办园理念,积极发挥区位优势,精心打造创新环境,广泛积聚优势资源,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取。
更新日期:2024-7-13 浏览量:95631 点赞量:21669

大学科技园:企业自主的有力支撑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制定,确立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4578 点赞量:3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