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摘 要]党建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核心,它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与其主要任务和遵循的规律相一致,是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核心标准.党建育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目标导向、渗透凝聚、提升推动和规范约束的功能.应通过完善党建育人的组织管理、考核监督、载体平台建设,推动党建育人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与心理学思维方法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 键 词]大学生;党建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2)05-0098-0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1]笔者认为,党建育人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长期以来,虽然高校在党建育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关于党建育人的内涵却一直没有明确表述.为此,本文认为,党建育人是指高校必须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使命感,根据党的性质与任务,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在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系列育人活动.

一、将党建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的依据

将党建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党建育人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而党建育人则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其表现是:自大学生入学开始,高校就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党的丰功伟绩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能够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他们在了解掌握党的章程和光辉历程后,一些优秀青年学生会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高校党组织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他们为入党积极分子,并组织他们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理论学习和一系列实践活动,再通过进一步考察选拔,确定一些低年级的优秀大学生作为党员培养对象,促使他们向着成为一名信念坚定、思想成熟的员不断迈进.在高年级阶段,一些条件成熟的专业班级会组建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领广大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促进学习和择业,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由此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质大学生群体.

(二)党建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相一致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也是高校党建的根本特征和主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人才发展的方向,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还能激励、促进大学生其他素质的提升.党建育人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党组织必须通过发挥其政治领导核心和思想主导作用来把握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通过一系列党建活动来强化高校“育人”的政治意识和保证“育人”的质量标准,造就既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更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合格人才.

(三)党建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规律相一致

党建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紧密围绕大学生这一发展主体来展开,都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两者遵循的规律具有一致性.在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大学生从申请入党,到不断地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进行思想斗争以端正入党动机,再到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性修养的提升,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与自我教育规律的运用;在入党积极分子和正式党员中深入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实践活动,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并指导其实践,使他们时刻保持员的先进性,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原则和理论先导性的运用;从党员的发展标准来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素协同规律、过程充足规律、自我同一规律等基本规律的运用.实践证明,党建育人的过程就是一次更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月第28卷第5期刘江华,等: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四)党建育人是落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保障

高校作为培育党的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坚持育人为本是高校党组织应有的角色责任.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群体利益更加多样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各级党组织因为其具有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因而能够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尤其是基层学生党支部,不仅是团结学生的思想核心和政治堡垒,而且在引导、带动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塑造和自我教育管理上具有特殊优势.尽管高校各部门职能不同,但党建工作能在整个人才培养活动中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使各职能部门针对本部门的实际,围绕“育人”的总目标开展工作.因而,每个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抓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3]最终形成“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育人”的局面,使党的建设和育人工作相得益彰、共同提高,为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校风、学风建设等提供坚实保障.(五)党建育人效果是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标准

党建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统一的内在要求,做好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实际上就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精品[4].党建育人作为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成效的核心标准.如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党建育人的核心地位,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和精英,其思想状况如何,发展党员的数量多少、质量好坏,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如何,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如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和成效的直接体现.

二、党建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的体现

(一)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目标导向作用

中国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靠着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的自我完善能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党的理想信念就像导航的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高校党组织在认同并同意吸收组织成员时,坚持追求党员标准与高素质人才标准的有机统一.既坚持党章中所规定的如申请入党人的资格、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员的义务权利等基本要求,又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条件;既把握了优秀人才的成长规律,又体现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党建及学生党员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品质、素质风貌对广大学生的成长、发 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着目标导向作用.

(二)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渗透凝聚作用

目前,高校的党建育人工作已经覆盖到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中,党的主张和要求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卓有成效地渗透和传播到广大师生之中.高校党建工作中党组织完善的机构设置、丰富的组织活动内容、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不仅对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还使党组织对广大优秀青年学子的思想、行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高校党组织通过科学的育人活动,不仅起到了凝聚优秀大学生的作用,而且也使优秀大学生形成有效的优秀群体,在高校整个人才培养中发挥出综合效能.

(三)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提升推动作用

高校的党建育人工作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通过确立党组织的培养目标,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推优入党的程序,使大学生在组织上得到历练,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通过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示范作用,促使大学生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不断发现不足,完善自我.[5]这就使得高校的党建育人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其与人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更深层次和更高标准上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提升推动作用.

(四)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规范约束作用

政党为了实现其组织目标,对组织成员的言行具有一系列的规则和纪律要求.高校党建育人的规范约束功能首先体现在对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人言行的规范约束上.高校党组织通过规范学生党员的行为,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能够达到他律和自律的有机结合,塑造出思想上、组织上都符合要求的党员,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完善时期,因而,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解决问题,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而高校党建育人过程中,大学生可通过身边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逐步学会理性分析、调控自身情绪,检查反省个体行为,达到规范大学生行为、维护高校学生群体稳定的效果.

三、以党建育人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三个完善”

1.完善党建育人的组织管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全时覆盖

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育人的组织管理模式,实行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专门培训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党建育人中的骨干作用.[6]其次,要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的基础上,将党员教师组织动员起来,选拔党性强、作风正、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导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丰富,更具权威性.再次,要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的作用,将党组织延伸到学生社团和学生公寓两大领域,实现高校党建育人管理的全覆盖.最后,要通过制度建设来改善高校党建育人的薄弱环节,比如毕业班的实习、就业等环节,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发展、组织考核、专业指导要做到有机统一,确保教育与管理的有效性.

2.完善党建育人的考核监督机制,全面发挥学生党员在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育人的考核监督机制,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最敏感的区域,是党建育人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其作用的发挥是决定党建育人效果的关键.做好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要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日常现实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监督,使其与评奖评优、学风学纪、实践活动、创新竞赛、道德规范等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相结合,结合组织建设的相关规范要求,建立全领域、多维度、制度性监督考核的工作体系与创新模式.这样既能锻炼和考验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又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形成团队精神,促进班风、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3.完善党建育人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和时代化

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育人的网络阵地和实践平台,使党建育人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时代特点相适应.应将党建育人工作网络化、互动化,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巩固网络中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让网络真正成为功能强大的育人阵地,以扩大高校党建育人的覆盖面,提高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效率,激发大学生政治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要搭建和拓展高校党建育人的实践平台,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富有吸引力、有利于大学生终身发展的特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实现思想与专业、人生与职业的全面发展.(二)推动“三个结合”

1.推动党建育人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高校党建育人要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既讲理论又讲案例,强调学与用的统一.职业生涯规划应和党建育人工作一样,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高校党建育人过程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思想,不仅可以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在高校党建育人过程中,应将中国国情和社会现状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将社会实践、实习、就业、考研、出国的科学规划以适当的形式融入高校党建育人过程中,如此进行,将能够起到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增强就业指导接受性的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推动党建育人与心理学的思维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颖性和有效性

在高校党建育人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思维方法,容易得到学生群体的接受,并赢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关系、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高校党建育人要赢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找学生谈心.但在没有较多思想沟通的前提下,特别是涉及学生的敏感利益问题时,正式的谈心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如果缺乏真诚,忽视对方感受,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实践证明,在党建育人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团体心理及个体心理的方法和技术,把大学生看做是值得尊敬、关心和真诚合作的朋友进行心理接触,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形成非权力影响力,从而更有成效.[7]

3.推动党建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和亲和性

在高校党建育人过程中,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还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党建育人的过程中,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色彩.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道德品质不仅是自身素质构成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自身成才的内在动力,还是完美人格塑造的必要条件.[8]同时,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观念”,让大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以此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让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报效国家,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达到“三个增强”

1.通过党建育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无法辨析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就会感到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做好“三个完善”和推动 220;三个结合”基础上的党建育人工作,坚持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相结合,与满足大学生诉求和价值实现相结合,因而改变了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表面化、形式化、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形成了理论教育与典型示范并用、媒体传导与虚拟渗透并用、实践体验与文化熏陶并用等多管齐下、立体交互的教育方法,通过搭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性的实践平台,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2.通过党建育人增强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效性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形态,它是人们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进行社会调节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实践精神.品德是个体道德境界的标志,与个性、个体心理、人格发展密切相关,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9]一般认为,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如果教给个体正确的道德知识,培养个体健康的道德情感,锻炼个体坚强的道德意志,巩固个体坚定的道德信念,就可以预期个体发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但是,个体在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的支配下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接受,并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接受成果外化成了道德行为之后,是否就形成了道德品质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单次的道德行为只有经过多次反复形成个体的道德行为习惯之后,才能最终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道德品质.[10]在做好“三个完善”和推动“三个结合”基础上的党建育人工作,能够通过党性修炼的途径方法来引导大学生自我剖析、自觉学习、自我改造、严于律己,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修正不利于自身成长进步的思想行为,不断修正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不断促使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

3.通过党建育人增强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再科学的理论、再美好的蓝图、再健全的制度都是无法实现的.”[11]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但要使之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更要使之具备过硬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做好“三个完善”和推动“三个结合”基础上的党建育人工作,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共同发展.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等能力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会对周围同学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暗示、感染、从众、流行等心理机制的影响,激励大学生群体追求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深层次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并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品位的提高,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校园文化又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以党建育人为核心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这一举措是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长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G]//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文献出版社,2006:658659.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G]//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文献出版社,2006:180181.

[3]陈扬富.高校党建的育人功能[J].闽江学院学报,2004(1):5358.

[4]张洁.浅论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2122.

[5]杨恋恋.高校党建育人功能性与育人途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1(1):159161.

[6]施永红.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8(11):8485.

[7]任福会.心理方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62.

[8]贺洋.高校党建工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借鉴[J].中国商界,2008(7):273.

[9]高国希.论个人品德[J].探索与争鸣,2009(11):1218.

[10]刘继勇.道德品质形成的系统过程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47.

[11]向健.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J].党建,2009(6):2223.

类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