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建构的逻辑基础

[摘 要]逻辑与法律之间联系密切,逻辑是法律实现正义的重要工具,逻辑的形式理性保障了法律的价值理性的实现.法律概念的明确、统一,法律规范的严密,法律推理遵循逻辑规律,法律体系的逻辑严密与协调,体现了逻辑形式在法律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逻辑形式;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推理

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是研究思维的正确性、合理性的学问.逻辑与法律之间联系密切,逻辑是法律实现正义的重要工具.逻辑提供了形式上的规则,用形式承载法律的内容,法律的价值目标在适当的、合理的表现形式中得以突显.逻辑的形式理性保障了法律的价值理性的实现.法律制度形式上的合乎逻辑,虽然不直接反映法律的社会目的,但却从法律条文与系统的形式结构上,影响了价值倾向的体现与表征,构成了“善法”的特质.

一、法律概念必须明确、统一

法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人们表达法律和认识法律的基础和表现,它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是建立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各种与法律相关的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概念.法律概念的形成,在法律发展的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法律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律概念是人们进行简洁明晰法律思维的基础,并且只有在法律规定中使用明晰而确定的概念,法律才能为社会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法律概念必须明确,就是指内涵、外延要明确,内涵是说法律概念的特征要清晰,外延是说法律概念的指向要明确.在一定的法律文件里,法律概念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保持法律概念的明确性,在法律规范的表述及司法实践的现实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它具备认知功能.法律系统在建构和发展中,以法律概念来标识和区别其所调整的法律现象.法律所调整的社会现象十分繁杂,法律概念在形成中,对这些复杂的现象必须分析其内在的特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整理,将相同或相似的对象归为一类,以特定的法律概念表达其不同的特质,并对现象进行明确的区分.如对“抢劫罪”与“抢夺罪”的行为认定上,我们根据其概念的表述,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从概念分析看,抢劫罪的内涵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也就是说,抢劫罪的特有属性是抢劫者使用了暴力和胁迫手段,具有了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被害人之所以任其抢走或被迫交出财物,是因人身受到强烈的袭击,而失去了反抗能力.而抢夺罪的内涵则与之不同,其行为不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仅以夺取公私财物为目的.若在抢夺时,致使被害人受伤,也应从主观故意的角度来分析,不能认定为抢劫罪.第二,它具备构成功能.法律概念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基本要素.法律规则和原则在语法结构上表现为一定的命题,而命题的基础是概念,概念与概念的连接就构成了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第三,它具备规范功能.法律规则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但规则无法穷尽所有的社会现象,不能涵盖所有要调整的内容,此时可以借助法律概念与已有规则的结合,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要提高法律的明确化程度和专业性程度,必须具有丰富而明确的法律概念,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

二、法律规范必须具有严密性

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中的一种.它是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基础,对于法律规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不仅可以指导实践,还可以加强在法律实践中的论证、推理能力.法律规范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组成,法律规范的内容具体规定了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及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律规范的形式对应到逻辑思维中就是命题.法学研究的是规范的内容,逻辑关注的是规范的形式.

表达法律规范的命题有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和规范命题.例如:①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②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这两个命题是简单命题,在逻辑上具备共同的结构形式:所有S是P.又如: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②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这两个命题是复合命题,具备复合命题的特征.


法律规范中还有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命题为规范命题.它要求所有人或特定人在假定条件下,依规则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如:①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②禁止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这类命题不能用真假来辨别,只能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适当的,还是不适当的.

法律规范命题在内容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原因,法律后果是二者结合产生的结果,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推导,我们可以由法律后果推导出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也可以由行为模式和假定条件推导出法律后果.

在法律实践中,法律规范命题的表现形式是法律条文,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现实的法律规范文件中,二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分别由几个法律条文来表示.如我国《文物保护法》第19、29、30、31条共同表述了“禁止占有国家出土文物”这一法律规范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合法及违法后果.(2)一个法律条文,分别表示不同的法律规范或因素.这在我国《刑法》中十分常见.(3)一个法律规范分别由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来表述.(4)一个法律条文仅规定了法律规范的部分构成要素.法律条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的逻辑结构就是逻辑上的命题形式,所以,法律规范命题具有了命题的普遍性特征.遵循逻辑的形式,借助逻辑的规则我们可以从个别、具体中概括出一般的规则,来保证法律规范的严谨性.

三、法律推理必须遵循逻辑规律

法律推理是法律工作者通过已知的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原则以及判例等法律资料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法律推理中通常所使用的推理形式有三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司法活动中的形式推理主要是演绎的三段论推理.以可以适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为大前提,经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推出针对个别案件的判决或裁定,即结论.法官做判决实质是运用法律概念来找到大小前提之间的关联,大前提是以法律概念为核心的法律规范和原则,小前提的行为或事实要符合法律概念陈述的内容.如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累犯”是其中的法律概念,规范中预设了“累犯”的相应法律后果——“不适用缓刑”,如果事实中张三符合累犯的条件或特征,那么根据“累犯”这个法律概念,就可以将法律规范的效果适用于张三,得到结论张三不适用缓刑.这样的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只要符合推理的形式,前提真的情况下,结论就必然真.

当法官断案时,可能出现下面į 40;状况,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这时可以以早期的判例为依据来总结具有一般性的可适用的规范和原则,这就是归纳推理,它主要表现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在创造新的判例时所采用的形式.规则取自个案,从案件出发找规则,体现出个体的一般性.当把以前判例的内容适用到后发生的相似的案件上时,就采用了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类比推理采用类推原则,直观形象、说服力强,同事而同处,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性.

在实践的应用中,形式的推理不能囊括法律推理的全部,在推理中关注立法的目的和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考虑公平、合理、人道主义和道德评判,来弥补法律的不周、矛盾和缺漏,这就是法律的实质推理.而由于实质法律推理赋予了司法人员更多的灵活处置的权力,而不是遵循逻辑的形式,故而要加强监督,谨慎地使用.

四、保证法律体系的逻辑严密与协调

法律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法律体系在宪法的统领下协调一致,不仅法律体系内部结构严密,各法律部门内部也要结构完备.运用逻辑的方法,能够使抽象的法律规范条文与庞杂的具体案件事实相对应.逻辑演绎方法能够防止司法专横,贯彻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原则.逻辑严密的法律规范体系,要规范严格、体系完整、司法过程程序化、执行结果强制化.

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能保证法律制定的严谨性.运用严格的逻辑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在同类别或不同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以及同一规范性法律文件内部,杜绝矛盾的思想、抵触的内容,使用清晰的概念,准确的语词,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规范.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有利于避免司法领域的随意性.逻辑严密的推理活动使执法者和法官合乎逻辑地从前提推导出结论,反映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了司法活动的公平性.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有利于法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在法律理论的研究中,通过逻辑思维,对法律理论的内容如对象、性质、根据及其正当性、有效性等进行审查,能够不断地对法律理论作出调整和修正.并且由于自然语言进行法律推理时往往结合了价值的判断,掩盖了一些错误的内容,而逻辑准确而形式化的分析拨云见日,弥补了自然语言表达法律推理时的不严格,提高了法律理论的精确性.

如上所述,逻辑思维从形式的角度保障了法律的理性,但逻辑分析增加了精确性,却不能必然保证正确性.逻辑的形式推理是对推理的形式有效作出要求,使之符合思维规律,但对于实质内容的合理性方面却无法保证,也就不能保证整个推理结论的正确性.故而实践理性,注重行动、实践的方法在法律建构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美),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雍琦,金承光,陈锐.审判逻辑导论[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4]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罗惠娜(1976—),女,陕西西安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讲师,西北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逻辑.

类似论文

对法律证中逻辑理性的

摘 要法律论证中的逻辑理性,在法律的自我完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法律的逻辑理性是建立健全法制的。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3527 点赞量:10122

法律必须民情为基础

一些备受争议的案件,比如“许霆案”、“祝均一案”、“杜益敏案”、“宋庄画家村案”等,向人们提。
更新日期:2024-7-9 浏览量:14113 点赞量:4063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监督的理基础探析

【摘 要】死刑复核程序作为一项诉讼程序一直以来缺乏外部监督,行政审批色彩较浓,缺少外部监督的死刑复核的正当性。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4697 点赞量:31614

构建法律体系的逻辑要求

法律体系的成功构建需要对体系理论有着深刻、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逻辑分析可抛却任一理论之中与主题无关的繁言碎语 这一特。
更新日期:2024-6-11 浏览量:80328 点赞量:17752

城市拆迁中若干问题与法律建构

摘 要 :城市拆迁中公益拆迁和商业拆迁未明确界定,居民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在法律上又未被提及,当下的评估体系也不合理完善,民众参。
更新日期:2024-4-9 浏览量:12313 点赞量:4258

法律适用中逻辑三段之认识

摘 要逻辑三段论作为大陆法系法律适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演绎推理方式,其关键是确定大前提和小前提,而尤以认定特定的。
更新日期:2024-10-1 浏览量:17815 点赞量:5114

法律变革的逻辑

摘 要:法学是对某一民族某一时代法律现象的认知,民族性和时代性必然反映在某一个具体法学门派之中。
更新日期:2024-8-25 浏览量:105046 点赞量: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