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背景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课程开发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从社会、行业、学生和教学等方面进行背景分析.

关 键 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背景分析;社会背景;行业背景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1-0073-04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变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式的传统应用型人才,转变为以培养创新为灵魂的新一代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升级换代”,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率先实现从规模发展转变到追求其内涵发展,而科学地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该从不同方面来进行背景分析.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行业发展的背景是课程开发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能动的个体,课程开发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可接受性等方面的因素;课程开发也应该从教学的维度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所开发的课程应该使教学更易操作,而且操作更有实效.

一、社会背景分析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它的发展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标志,同时又促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条件.教育担负着培养

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教育和培训.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培养、训练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来体现的.教育正是通过向各种生产部门输送接受培训的熟练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同时,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以极为简约的方式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社会文化构成教育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教育唯有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才能生存与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根本动力和动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只有适应社会发展和要求,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的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

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有力度.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直接因素,一方面对培养社会所需要

的人才提出掌握科学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课程的发展更新提供了条件.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一定要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超前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20世纪以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把高等职业教育当作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是富有成效的.


二、行业背景分析

无论是为了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实用性还是灵活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都必须从行业的角度来分析.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就创建了应用科技大学,这类大学定位于满足行业需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与之相类似的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多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其特点是:地方特色鲜明,服务角色清晰,地方产业发展导向明确.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结合本校的教学、科研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主要为地方或行业培养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组织形式的急剧变革,使得原有的学科专业与行业间的界限被打破,产生了许多复合型、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智能岗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必须考虑的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必须依托行业,牢固树立为地方服务的意识,按照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做全面的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一般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之间存在着“双向”而非单向的联系,且互为服务对象.这里所说的“双向”是指不仅学校按照市场要求培养行业所需的应用人才,而且行业对院校发展有着刚性的指导、制约职能,并承担着相应的支持、服务义务.高等职业院校基本上是按地区规划、为特定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地方企业状况及其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支撑力度,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竞争能力的强弱.显然,地方企业的特色、数量及前景等行业背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显著的.

行业背景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范围,而且也提供了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行业背景提供了人才标准和质量规格,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是同生产密切结合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的教育,要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完成它的使命,就必须从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专业所对应岗位生产程序的分解,确定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完成对学生专业能力标准的设计,从而开发相应的课程.同时,行业背景对培养对象能力的要求是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对于操作者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

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结合是开发课程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必须打破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之间的界限,要尽量依靠行业来进行课程开发.要真正使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就必须让各行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去.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就必须给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最新的技术动态.同时,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也应该走进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情况,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企业,与行业前线的工程师、技师一起切磋;同时,也要把企业中的最新技术带回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

三、学生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背景分析也应该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个性发展等因素.

(一)可接受性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考虑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遵循可接受性的原则.可接受性是指开发的课程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最近发展区”对课程开发应该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 #30340;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重要的不是到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实际,开发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分析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状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只有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才能被他们理解、接受.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迅猛发展、各种传媒的激增,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学生从小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因此,在课程开发时,要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时代特征,适当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充实现代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方面的新知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背景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个性发展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的;从狭义看,仅指心理特点而言,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1]自教育产生以来,人们世世代代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也就是发展人的个性.

人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人自身的目标,也是社会的需要.然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人的个性难以达到应有的理想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个性化的程度要求也越高;同时,它又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有鉴于此,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即主张让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人们共同追求的一项根本的教育目标.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就提出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他说:“余向论教育之旨,归本人生.其义惟何?一曰治生,二曰乐生.”[2]职业教育并非“特殊”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理论反映了教育的一般规律,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与乐趣,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社会的义务,这就是职业教育的宗旨.同样,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张扬人的个性.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和发展人的个性出发,来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四、教学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如果不深入教学领域,不仔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开发的课程很难有效果.一般来说,除了少量的学科课程外,绝大多数应用性课程都要求学生在工作情景中按照实践的方式来学习,因而其教学模式强调训练、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等.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以系统专业理论知识为内容的学科课程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对这部分课程来说,采用认知主义教学模式是合适的.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如果把认知主义教学模式摆到核心地位,是有失偏颇的.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且应当在实践中学习的内容,由于教学设施、经费不足等原因也采用了课堂讲授等方式来传授,从而促成了认知主义教学模式的核心地位的形成,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成为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能力.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只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容易使应用型教育陷入学术型教育的模式,最终偏离应用型教育的轨道.另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广泛使用认知主义教学模式,必然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离,不利于在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中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把学习者视为主动的工作者的情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情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景学习理论为基础,并且把这两个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而成的.”[3]情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彻底摆脱技能与认知发展的二元论困境,是寻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景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主张教学应以实践为先导,以任务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在新的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允许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弹性,应当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应尽可能在真实的专业环境中进行,教师应提供并鼓励对学习内容的多重观点和表征,应当鼓励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加强自我意识.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非常强调学生的服从与接受,这是流水线生产观念影响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应该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自主型劳动者,因为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劳动者灵活地应用相关理论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命令.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该注意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强调学习结果的弹性,鼓励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加强自我意识.

nbackground,socialbackground,industrialbackground

(上接第56页)

类似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

摘 要:高职课程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引起重。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6490 点赞量:2700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摘 要:本文笔者先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便能够使高等。
更新日期:2024-7-11 浏览量:92296 点赞量:20085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趋势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而产生、发展的,其课程设置也是为培养高技术人才服务的 国外发达国家的。
更新日期:2024-10-16 浏览量:131277 点赞量:28444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如何提高毕业生&。
更新日期:2024-8-10 浏览量:105206 点赞量:22927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趋势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而产生、发展的,其课程设置也是为培养高技术人才。
更新日期:2024-6-12 浏览量:81516 点赞量:1831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建议

[摘 要]文章对2001~2011年期间发表的156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面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编码分类和统计,运用内容分析。
更新日期:2024-4-2 浏览量:11337 点赞量:4028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用,。
更新日期:2024-6-28 浏览量:82087 点赞量: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