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解读网络字幕组的双重角色解读

摘 要:本文尝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字幕组的传播活动进行解读.文章主要着重于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的解读.因此,文章首先对字幕组进行简要介绍.以“粉丝文化”和麦克卢汉的技术理论为着眼点,对我国字幕组的双重身份进行了解读,认为民间字幕组在我国互联网上同时扮演了“网络意见领袖”和“新型跨文化传播”的角色.在第四章笔者通过思考我国互联网上字幕组的发展现状,在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下,大胆展望了字幕组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中国优秀文化的“走出去”战略寻找一条现实的路径.

关 键 词 :字幕组 粉丝文化 新型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3-0000-01

字幕组(Fansub Group),又称为译制小组,是指将外国影片配上本国字幕的爱好者团体.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事物,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的个人团体组织.“Fansub Group”一词起源于欧美日本动漫粉丝社团,正如字面意思所说,字幕组是由爱好者根据个人兴趣所组成的团队,并且,字幕组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爱好者们制作字幕只是因为自己对某部作品的喜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兴趣.

1. 作为受众:粉丝文化衍生下的“网络意见领袖”

著名媒介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教授在接受我国《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互联网译制小组现象可以归纳成“参与式文化”,推动这种文化形成的即是生产性粉丝. “生产粉都(Fandom)文化成了一个参与性文化,这种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伯明翰学派认为,受众对文本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信息作出多样的理解.大众文化的流行为受众的文本解读提供了土壤,同时,基于对文化工业产品的痴迷,也诞生了一种特殊的受众群体――粉丝.粉丝们有自己的文化趣味和情感需求,而对文化工业产品的钟爱和狂热,极大地刺激了他们对文本的重构和消费的热情.

20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他认为,对于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和观点有部分人会积极接受并加以在传播,这些人即为“意见领袖”;而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依靠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接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麦奎尔曾说过:“现实中的媒介迷现象,正逐渐演变为受众形成和表达自己媒介品味和偏好的一种日常现象,这恰恰是对媒介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一种正常反应.”在译制影视剧的互联网传播过程中,民间字幕组的媒介品味和偏好伴随每一集最新译制完成影视资源的高频与宣传,已经塑造了更多人的影视偏好倾向,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于媒体资源的选择.另一方面,粉丝作为民众中最具辨识力、最挑剔的群体,他们所生产的文化资本也是所有文化资本中最发达、最显眼的.

2. 作为传播者:跨文化传播中的新型

长期以来,我国广电部门对于国外影视作品的引进持谨慎态度,以美国电视剧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一部叫做《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美国科幻剧无疑代表着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大陆的首轮冲击.而其后影响更大的则属“惊险电视系列片”,拍摄于1967年的《加里森敢死队》,在1980年引入后仅播放到16集时就被迫叫停,理由是“纯粹的胡闹、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直到现在,大陆地区的电视台对美国电视剧的引入仍旧被政策所局限,而电视台的海外剧场也一直被韩剧所占领.因此,互联网无疑成为“美剧迷”观看美剧的首选渠道.从媒介技术的角度来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直接推动了全球媒介资源的流通与运转,媒介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媒介话语权向更多方向发散.

在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技术的理论支撑下,电子媒介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超越了语言学的界限,成为具有了真正传播学意义的符号.而在海外影视资源的互联网传播中,字幕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媒介资源的来源和受众规模,海外影视资源的传播权限被下放给更多的人群.他们往往可以在第一时间欣赏到免费的海外影视资源.与专业译制单位不同,字幕组的工作没有经济回报,且以“自娱”、“娱人”为主要传播目的,在选择引入资源的过程中承受来自经济体系与上层建筑的压力较小,这些条件使得它可以以一种新型的跨文化传播“”的形式存在于互联网世界中,这种“新”不仅是传播形式上的更新换代,同时也是新媒体传播观念的变革,在传播过程中,它更倚赖受众的主体意识.

3. 国内网络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前景展望

当前社会,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海量信息迅速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突破了核心媒体时代的地缘限制,摆脱了经济桎梏和“把关人”的信息阻滞,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变的更为全面而直接.另一方面,虽然互联网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但由于世界各国、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国际传播的失衡问题在互联网上依然不容忽视以本文所研究的我国互联网字幕组为例,他们当中大部分没有传播本国文化产品到他国互联网上的经历甚至意识.

在上述国际文化传播的新形势下,国内网络字幕组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准确寻找自身字幕组的定位,继续“差异化”策略,从而全面覆盖国外优秀文化的领域,为国内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满足国内受众的不同需求.

2.提高字幕组成员的媒介素养,学会去粗取精,提高识别糟粕文化的能力,净化国内字幕组翻译作品的市场.

3、在引进优秀文化作品,满足国内受众需求的同时,应当承担起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配合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

在2010年的“国际电视节”上,中国都市轻喜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摘得“海外最佳电视剧奖”.这也是继第10届中日韩电视剧制作论坛上,《媳妇的美好时代》获得优秀电视剧一等奖之后,再次蜚声海外.随着该剧在中国台湾、日本等地的播出,海清中国式媳妇的美好形象,在宝岛台湾和邻国日本也受到热烈追捧.以上的新闻报道使得笔者在为中国电视剧的成功“走出去”高兴之余不禁思考:随着中国电影、电视剧、动画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国内的字幕组完全也可以承担起将这些国内的优秀作品翻译成为各国语言并进行传播的重任.这一点,可以看做是国内字幕组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加以引导.

类似论文

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学解读

【摘 要 】电影是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是艺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
更新日期:2024-6-5 浏览量:13967 点赞量:4493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刍议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挑战,也仍存在着费时、低效等问题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大学英语。
更新日期:2024-9-26 浏览量:121382 点赞量:26774

后殖民视角的斯皮瓦克跨文化传播

摘 要:跨文化传播源的途径起自军队 最初时,文化人类学家跟随军队四处征战,协助军政人员了解当地土著文化的统治,以及本国文化。
更新日期:2024-7-13 浏览量:94312 点赞量:21016

跨文化传播: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

采访时间:2007年11月6日 采访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会议室 采访人:《对外传播》记。
更新日期:2024-2-8 浏览量:9966 点赞量:3842

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冲突与

[摘 要 ]随着“中国制造”广告在美国有线新闻网投放,我国对外传播策略中开始注重运用广告 如何在广告跨文化传播中规避。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19838 点赞量:5424

旗袍的跨文化传播

摘 要:旗袍,一个中华民族服饰的代表性文化象征,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非语言符号 自满族入关清朝建立到辛亥革命,从孤岛繁华的海派文。
更新日期:2024-5-11 浏览量:66889 点赞量:1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