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筑塑造的历史丰碑

关 键 词:PUMC 洛克菲勒基金会 复古主义 宫殿式 赫士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全部建筑虽然都是外国建筑师所设计,但在形式风格上前后期截然不同,较典型地反应出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特征.其中,不仅有近代西方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又有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为特征的复古主义中的折衷型建筑.虽然在部分单体建筑中所表现出的现代与古代建筑处理手法结合得有些生硬之处,但在当时的建筑中也很好的表现出了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这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协和的发展经历史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PUMC)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旧又译:罗氏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也是最得意的一项投资.北京协和医学院从1915年起开始筹建,1916年选址动工,1921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命名.它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移植到中国,把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和方法.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至1925年,是北京最早设立、规模最大的医学院校.此时由于西方列强纷纷在北京建立新型医院,西医从业人员稀缺.因此1901年英国伦敦医学会派柯龄(ThomasCochrane)来华与伦敦会、英国、美国其他五个教会团体在北京合作筹办“协和医学堂”(UnionMedicalCollege,简称“UMC”).1904年购地建校舍,1906年正式招生,从而成为北京第一所医学院校.

辛亥革命前后是我国近代教育体制重大转变的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就医学教育而言,国家、地方及私人开办的新式医学校陆续建立,教会及外人办的医学校在调整和扩充.此时,远在大洋彼此岸的一位美国石油大王也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业巨头洛克菲勒.当时,洛克菲勒正在美国拨巨款兴办医学事业,作为慈善投资.他对中国这个最后向世界开放的人口众多的大国发生了兴趣,愿意投资于传教、慈善事业和医学教育.为此,在1909年、1914年和1915年,洛克菲勒曾三次派出考察团到中国进行广泛的考察,其考察内容包括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和医院.最终考察团建议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根据这一建议,洛克菲勒于1914年拨款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全力支持这一事业.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从伦敦会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又以12.5万美元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随后,洛克菲勒基金会投入巨资进行新校的建设.

新校和医院房屋的设计建筑都由美国人负责,从1917年到1921年,建筑工程进行了4年之久.原预算为100万至150万美元,结果共耗资750万美元.学校全部建筑外部造型为宫殿式,画栋雕梁,琉璃瓦顶,均为高级建筑材料.而内部则为现代化装备,病房、教室、实验室等均符合实用需要.学校有独立的完整的动力系统,电力、水暖、冷冻、煤气、自来水、压缩空气系统等一应俱全.除学校建筑群之外,还在附近外交部街及北极阁两处建有小楼30余座,供高级教职员居住,并有学生宿舍,共55幢建筑.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还为新校物色了一批教学人员,他们多数来自英、美、加拿大,其中也有一部分中国人.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质量.从接办到1921年期间,共聘请了151名高级人员,其中外国人共123名,中国人中有25名曾在国外接受教育.1921年9月,当新校建筑完成之后,协和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除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外,参加的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中华医学基金会的代表、中国政府的代表和社会名流,以及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校长、教授和医学团体负责人.

协和医学院步入正轨后,由于受当时美国医学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其办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美国著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等为榜样.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该校实行八年学制,包括三年医预科.在培养医本科人才的同时,还开办了高级护士学校.在人员的选拔方面,协和医学院的要求极为严格.在强调重质量而不重数量原则的指导下,该校每年招收医学生和护士学生均不超过30人.因为学校当初的设计规模仅为每年25名,最多不超过50名.医学生入学后还有严格的淘汰制度,特别是在第一、二学年,由于学习成绩差或健康等原因而留级或转他校者,往往占入学人数的三分之一或更多;学生的录取不仅凭入学考试的分数,还要参考其医预科的学习成绩和推荐情况.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亦不单凭一次大考,而要参考平时经常性的测验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工作态度的观察.可以说,无论是考入协和还是在这里完成学业,都是非常艰苦的.不过这也是与其身价相匹配的,因为协和是在美国纽约州立案的,其毕业生的羊皮文凭上有纽约州长的亲笔签名.在教学方面,协和从开办之初即明确要用英文教学,其理由是英文可以直接吸收世界医学知识,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工具.另外,该校强调启发式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学生从本科一年级起,就有机会得到关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初步训练,如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科,均安排学生做一些实验室研究和动物试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查阅文献、写综述、独立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写出英文论文,目的是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有初步的认识.更难得的是,为了培养专才,协和每年都会有计划地派遣一些已有数年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医师、教师和护士到欧美各国进修深造,一切费用均由学校负担,一般为期一年或两年,期满返校继续任职.这种制度为青年医师和教师提供了提高业务水平和更新知识的良好机会.1916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成立,全权负责学校的事务.董事会成员早期有美国人和少数英国人担任,直至1926年开始有一名中国人施肇基先生参加.

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开办.新校舍工程由“中华医学基金会”建筑部主持,共分两期进行.1919年协和本科正式开学.同年6月,约翰霍布金斯医学院的沃安娜(AnnaD.Wolf)女士受聘为第一任校长并负责护校筹备工作.1920年医学院护校开学.同年4月11日,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在中国办一所第一流的医学院,以培养第一流的人才――临床医学家、教育学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专家,为中国的卫生事业和世界医学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根本性的方针,也是学校的一贯方针.这一方针是由西富列斯内和韦尔希首先提出.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始接收病人.1925年的新协和校园建筑可分为西区、北区、南区.同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的葬礼在协和大礼堂举行.1925年时协和医院与京师厅合办了“京师厅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后改名“北京市卫生局第一卫生事务所”(简称“一所”,1925-1952).1928年6月,新成立的南京政府教育部在其颁布的第一批政令中宣布,高等学府的校长和绝大多数学校董事必须由中国人担任.1929年4月,美国董事相继辞职,选举产生的新的董事会由中国著名人士组成.同年,民政府教育部令其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PeipingUnionMedicalCollege,简称PUMC).1930年,协和医学院获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立案.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日处于战争状态,其医学院、医院和护士学校相继停办.1942年初,侵华日军全面占领学校和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次被迫关闭,但中华医学基金会仍一直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所有外文有关科技期刊杂志,并继续支持内迁至成都办学的护校,后期改成日本陆军医院.抗战胜利后曾作为军调部办公处.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协和医学院校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1947年校董事会任命原本校襄教授李宗恩为校长,并恢复招生.医学院设医本科,五年制.学院设有解剖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理学系、药物学系、病理学系、细菌学免疫学系、内科学系、小儿科、皮肤科、梅毒科、神经精神病科、外科学系、产科学系、眼科学系、放射学系、公共卫生学系及一个中文部.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由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人中国医学科学院.1951年1月20日协和医 学院、协和医院由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改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学和医院”.1957年划归卫生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并,称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兼任,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组织机构,并延续至今.

两个时期的建筑演进

协和医学院的建筑经历了协和医学堂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两个时期的演进.北京协和医学堂时期(1906-1916)

协和医学堂时期,于1904-1912年建成东帅府胡同的娄公楼(LockhartHall,1906年)、哲公楼(DliverJonesHall,1907年),新开路路南的文海楼(WenhamHall,1912年)三座主体建筑及东单北大街路东,外交部街西口的双旗杆医院.“三楼”以外国教会医生的姓氏音译命名.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灰砖墙体,属西方古典折衷主义风格.

1914年11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913年成立)在华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MedicalBoard),又名罗氏驻华医社.决定在北京新建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并与英国伦敦会等协商购买协和医学堂资产.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金购得协和医学堂全部校产,更名为“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当时译为北京协和医学校.并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房产(约10公顷),总面积共22.6公顷,并在此地面兴建新校舍.

这一时期的建筑形式是近代西方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

北京协和医学院时期(1917-1928)

1917年,新校舍奠基仪式举行(奠基石在解剖楼).此年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年.新校舍分两期进行,中华医学基金会建筑部主持,新校和医院房屋的设计皆由美国人负责.

第一期工程由沙特克与何士(HarryHussey)建筑师事务所(Shattuck&Hussey.Architects)设计.共建成14栋楼,按英文字母编号,从“A”到“N”有礼堂、教学楼、病房、宿舍、仓库等.除A楼礼堂外,其余各栋均由连廊相连,每楼多为三到五层.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仿清代官式宫殿建筑.屋顶形式为庑殿顶,绿琉璃筒瓦,上带脊兽.屋身为灰砖清水墙面,磨砖对缝墙身下部为白石台基,点缀有须弥座石栏杆.檐下施旋子彩画,二、三层间设有腰檐.

虽然受到一战的影响,但工程一直按原设计和计划局进行.同时拆除东单北大街双旗杆医院,扩建北院住宅;新建新开路北极阁三条胡同(黄兽医胡同)南院住宅.

第二期工程于1925年完成,由建筑师安纳(C.W.AnnerArchitect.)设计,同时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0楼和P楼,外形为西式风格,地下一层,地上各为四层、二层,平顶,砖混结构.与此同时,建成东帅府胡同附属设备用房;拆除哲公楼,原址重建;在娄公楼南、东单三条胡同东口新建英氏院(YingCompound),作为外国女职员宿舍;改建北院北部住宅(拆独立式,建联排式);接建文海楼南楼.英氏院为“传统复兴式”,砖木结构,俗称红楼.新哲公楼西洋式,红砖墙,平面“一”型,继续作护士学校宿舍,俗称“护士楼”,现仍在.

这一时期的建筑群则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为特征,建筑形式属复古主义中的折衷型.

复古主义风格傩坝“宾至如归”

协和医学院建筑出现了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几乎毫无例外地指向了宫殿式建筑,杂乱多样的地方特色逐渐消失,组合手法趋向于程式化和标准化,建筑风格基本定型了、纯正了,也更加优美了.因此,可以说20年代以后建成的协和医学院建筑从形态上已进入了中国近代复古主义建筑的成熟阶段.在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上,小洛克菲勒(JohnD.Rockfeller)代表洛克菲勒基金会致词,他阐述了协和医学院采用这种复古主义建筑形式的缘故:“在绘制医学院诸建筑及医院时,于室内是必须要遵循西方设计和安排以便满足现代科学医学执业之要求.然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尽其可能在不增加花费之下,审慎地寻求室内机能性与中国建筑外貌之美丽线条及装饰,特别是其高度、屋顶和装饰相结合.我们之所以如此做是想让使用如此设计建造之建筑的中国老百姓得以一种宾至如归之感觉,等并且也是我们对中国建筑之最好部分欣赏之最诚挚表现.”

协和医学院建筑主要建筑竣工于1921-1925年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Foundation)资助,美国的一个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建筑师是赫士(WatsonMcmillenHayes,1857年-不详).当时确定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在外貌上采用中国形式,以使建筑得以和北京之建筑古迹相互彰显和谐”.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分为教学区和医学区,建筑单体不超过三层,用汉白玉栏杆甬道连接,围成半封阔的三合院落布局,砖混结构,磨砖对缝墙面.建筑质量要求达到最高标准,例如砖、琉璃瓦、木料都是特制和高标准的.外部造型是七开间的重檐庑殿式,以故宫太和殿为其模仿原型.优美舒展的反宇屋面上,各种瓦饰仿造得相当标准,加之平直的檐口,微微起翘的檐角,绿琉璃筒瓦.可以说是一个纯净的中式大屋顶型制.人口的门廊采用了卷棚式歇山顶抱厦的处理方法,大红的圆柱,精细的彩画,优美的雀替,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其中,檐下廊上的彩画每平方尺的费用为5元,有许多高级技术工人(包括为清官做过工的老工人)参加了此项工程.围成三合院的建筑全部坐落在汉白玉的台基上,栏杆、扶手以及台阶等建筑细部也是中国古典式的.可以看出,设计者是在非常认真地捕捉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外部特征,只是在墙身的处理手法有点力不从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主楼为三层,两边侧楼为二层,为了造成重檐的形式,设计者在一至二层之间加了一圈像雨棚式的小屋顶,使建筑整体比例与中国古典建筑相差甚远,尤其是主楼更是如此.另外,小屋顶与墙面的交接也颇为生硬,不得不人为地加大圈梁尺度,以造成额枋的式样.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檐下尚未出现仿制斗拱的做法,仅仅是在布满彩画的额枋上简单挑出斜梁.由于墙身及开窗方式完全是西式的,屋顶和台基又完全是中式的,两者之间缺乏一种过渡因素,交接得比较勉强.但总体来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的体量集聚,屋顶庞大,宫殿化的倾向仍然突出.

中西元素的组合体

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现存建筑群组由16栋独立的楼房组成,其中14栋为中国传统风格,即A楼至N楼;两栋为西洋风格,即0楼和P楼.由于医院功能的需要,大部分楼房用封闭走廊连接.

A-礼堂;B-解剖学楼;c-校办公室及生物化学楼;D-生理学、药理学;E-特别病房;F-医院行政及住院医生宿舍;G-外科病房及部分妇科病房;H-内科病房;I-病理学楼;J-门诊楼;K-妇科、产科及儿科病房;L-护士楼;M-动力房;N-动物房及仓库.

现存建筑分为两组,即南部的教学区和北部的医院区.

教学区共有四栋建筑,包括A――D楼,其中c楼与东西两栋配楼(B、D)构成三合院,中心是圆角方形广场.南面大门隔东单三条正对A楼(礼堂),自成一条南北轴线.

A楼坐南朝北,与医学院南门相对.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重檐庑殿顶,绿琉璃筒瓦屋面,角脊及戗脊均设仙人引5小跑兽,正脊设正吻,檐下为两层椽,上层方椽,下层圆椽,檩三件均绘精美彩绘,其整体外观仿传统宫殿式建筑.A楼一层面阔七间,明次间吞廊(两边装修在檐部,明次间装修在金部),柱间装饰雕花雀替,各间设玻璃窗,明间为仿中国橘扇门四扇,内嵌玻璃.山面清水砖墙,靠近中间有两扇窄窗.二层面阔五间,当心间四扇玻璃窗,次间各两扇且均靠两侧柱,稍间窗居中.A楼一层内部迎门设木质影壁,影壁前置洛克菲勒雕像一尊,转过影壁即位礼堂会场,会场内两侧各设条椅十六排,中间为过道,会场两侧墙各开仿中国窗,内嵌玻璃.A楼内有楼梯可通二层.

协和医学院南门面阔三间,明间为门道,两边为值房,看面墙壁心四岔雕花.大门屋顶覆绿琉璃筒瓦,仿中国传统式的组合造型;明间为歇山式,两边各伸出庑殿顶,各脊均饰脊兽.檐下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间装饰雕花雀替.大门明间内饰精美天花吊顶,为菱形灯池.大门外侧两边放置卧狮一对,为清豫王府遗物,风化严重,狮子有汉白玉围栏.

C楼坐北朝南,正立面面阔十一间,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仿中国传统宫殿屋顶造型,庑殿顶覆绿琉璃筒瓦,一层与二层间作中式屋檐装饰,覆绿琉璃筒瓦,檐上各脊均饰脊兽,其中一层檐设仙人引5小跑,屋顶饰仙人引7小跑,正脊饰吻兽.各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建筑作灰砖干摆及丝缝墙面,各间设玻璃方窗,一层大门为仿中国传统扇门两扇.门前作一间五檩歇山门廊,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饰脊兽,为仙人引3小跑.门廊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间装饰雕花雀替.

B、D两楼为位于院内东西两侧,其建筑形制同主楼.两栋建筑各面阔九间,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其一层檐设仙人引3小跑,屋顶饰仙人引5小跑,正脊饰吻兽,建筑大门前门廊同c楼.B、c、D楼前有台基相连,台基上饰汉白玉栏杆,各楼门廊前有御路踏跺13级,御路雕刻五龙戏珠图案,同时在B、D两楼台基南侧设踏跺16级,装饰汉白玉栏杆.此外,B、D楼北侧山墙有弧形通道与c楼相连 ,通道饰绿琉璃筒瓦屋面,檩三件绘苏式彩画,各间设玻璃方窗,砖柱问饰雕花雀替.

医院区位于教学区北部.沿C楼(教学区主楼)中轴线向北有G、J、H三楼组成的南向三合院建筑群,中心圆形围廊,其建筑形制同医学院建筑.J楼坐北朝南,是三合院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二、三层间作中式屋檐装饰;H、G楼东西对称,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一、二层间作中式屋檐装饰,建筑中间(偏北)有东西向廊联结.改组建筑均为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均饰脊兽,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

O、P两座西式楼位于J楼后方偏西,P楼在北,O楼西侧向南延伸出一部分楼与J楼西端相连.O楼面阔十一间,进深三间,灰砖砌筑,各间设平券方窗,屋顶饰西洋线脚装饰,上为灰砖砌筑的女儿墙.P楼建筑形制同O楼,南立面中部有廊与O楼相连.

K楼位于P、O、J、c这四座由廊联结的楼群西面,平面类似G、H楼,南边的突出部分叫K1楼.K楼与西侧的L楼、F楼(与其南侧E楼连为一体)又形成一西向三合院.K楼正对的即西大门.K楼坐东朝西,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面阔九间,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饰脊兽,正脊设正吻,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K楼各间开方窗,一层中间为大门,作仿中国传统扇门两扇,门前做一间中式传统歇山门廊,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饰脊兽,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问饰雕花雀替,门廊内为精美天花吊顶.建筑一、二层间加琉璃腰檐一道,覆绿琉璃筒瓦,檐下椽及檩三件彩绘同门廊.

L、F楼位于院内南北两侧,纵向七间,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形式同主楼.三栋建筑前有台基相连,各建筑大门前设踏跺10级,均设汉白玉栏杆装饰.院内中心为一圆形广场,自圆心铺设甬路通往各建筑.该院西门两侧还各置门房一间,硬山顶绿琉璃筒瓦挑大脊屋面,饰正吻、垂兽及仙人引3小跑,山面装饰铃铛排山,戗檐及博风头雕花.门房面向该院大门侧山墙开券门,墙体灰砖砌筑.

中轴线以东,J楼东侧是I楼,N楼(其北边原有M楼).I楼建筑形制同其他仿中国古典建筑,灰砖砌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绿琉璃筒瓦雾面,一、二层间饰中式琉璃腰檐,覆绿琉璃筒瓦,各脊均饰脊兽,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建筑各间饰平券方窗.

在整组建筑东北角还有老楼一座,绿琉璃筒瓦庑殿顶,装饰正吻、垂兽及仙人引5小跑,檐下绘彩画,各间开平券方窗,一、二层间置西洋腰檐装饰.该建筑北侧还有一六角砖砌烟囱.

现协和医院建筑群现保存完好,仍由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使用.

结束语

协和医学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其旧址基本保持了1925年的布局和规模,和协和医学院一样在我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建筑质量高,所用木材均是从菲律宾进口.门诊和办公楼大厅天花板装饰华丽,仿照故宫太和殿天花板图案,成为当时建筑精品,至今仍在使用中.原协和医学院建筑群虽然是外国人设计,但是在运用西方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功能时加入传统建筑风格,较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初到20年代北京折衷主义和传统复兴式建筑的特征.这是一大胆尝试得到多数人的认可,随后,在北京及全国也涌现了一批中西合璧式建筑,但在形式表达上协和医科大学的建筑才真正的被称之为经典.

类似论文

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高等学校基础建设投资,国家对211和985高校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使得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工作日趋重要。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18458 点赞量:5033

因校制宜与时俱进做好校园建筑节能工作

摘 要: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桐城师专,探究新升高。
更新日期:2024-11-26 浏览量:146204 点赞量:31895

让校园建筑高度融合儿童文化

为完善南通市崇川区东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效应,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崇川区委、区政府决定在东区建。
更新日期:2024-2-22 浏览量:33145 点赞量:8361

高校校园建筑设计

摘 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建筑功能、建筑特色及建筑节能等方面的。
更新日期:2024-10-5 浏览量:16841 点赞量:4480

关于新桥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探究

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工程实例,针对新桥小学绿色校园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校园的规划原则和总体布局、道路交通规划、。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10432 点赞量:4119

校园建筑节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节能监测系统对于建设节约型校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节能监测系统建设应该。
更新日期:2024-12-28 浏览量:157971 点赞量:34056

建筑材料的历史未来建筑材料的趋势

摘 要: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缩影,而建筑的发展依赖于建筑材料的进步,同时建筑材料也制约着建。
更新日期:2024-2-3 浏览量:9917 点赞量: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