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事件分阶段社会心理学

【摘 要】在新的社会转型期,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这些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事件在酝酿、发生、激化、平息等各阶段涉及的社会心理因素.

【关 键 词】件;社会心理原因;发生过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D03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444-02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加重,件近10年增了5倍,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手段日趋多样激烈,损害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秩序和政府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其特征、成因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研究非常紧迫和必要.

所谓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临时聚合,以人民内部矛盾形式,通过规模性聚集、造负面影响活动、多数人语言或肢体行为冲突等群体行为方式,表达诉求、争取和维护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表现为:集体、罢工、罢课、集会、游行、、、或冲击党政机关、毁坏公私财物、堵塞交通、殴打执行公务人员和无辜群众,或以其他形式危害国家、群众、公民利益.按参与形式可分为在场不在场.在场指参与者到场现身,如集体和罢工等,处置不当可酿成暴力事件.而互联网上即不在场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参与者更多通过“言语”,事实与谣言并传且速度极快,容易迅速聚集形成冲击力更大的重大社会事件.这两类事件往往互相结合、互相推动.

社会学研究认为,转型期民众利益调整分配不均衡,致部分群众心态失衡是主要原因.从经济学视角看,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的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需要调整重建”.中国正处于这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风险复杂多样的关键时期.政治学研究认为,民众利益表达机制等政治体制不健全造成民意堵塞.法学研究认为,群众维权意识增强,但法制观念淡薄,引发破坏行为.

而从社会行动主体即民众自身的主观需要、认知判断、价值取向及观念意识的影响视角研究,即探究其社会心理原因.任何件都经历从酝酿蓄能、诱导发生,到发展激化,最后平息控制的过程,以此为纵坐标,从其中涉及的不同社会心理角度分析件发生的深刻原因、不同点、发展过程,有利于提出系统的预防、预警及应对策略(有另文详述).

1、酝酿蓄能阶段:分配不公、政治不信、利益受损、沟通不畅

事件产生需要一定的土壤.大多数参与者并不针对事件本身,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压力突出.人们对社会结构状态、社会问题、矛盾不满造成社会心理压力的不断积累,且表达意见和寻求救济途径不畅,转而用行动发泄不满.

1.1社会分配不均、利益受损而产生被剥夺感

改革开放后经济巨大发展,但是道德体系崩溃,人心迷茫.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悬殊,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收入分配差距指标基尼系数超过0.35-0.4的国际警戒线达O.5,造成安定隐患.使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己权益被他人剥夺的挫折感觉,产生仇富仇官心理.加上公权异化、贪污腐败、社会管理不等诸多因素造成大范围社会心理严重失衡.这些深层矛盾长期累积会产生压迫性反应,一遇风吹草动,不满极易爆发而发生反社会行为.


1.2对政府及官员的不信任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政治信任的建设.某些政府长期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部分干部存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能力较低、处理问题时偏向权力和财富,作风简单粗暴、“假大空”盛行、贪污腐败等问题,使得群众对领导干部乃至都产生怀疑、猜忌甚至是敌视,对政府工作不支持.《小康》杂志发表的2005-2006年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政府官员排在信用最差首位.不信任的心理具有传染性、弥散性,政治不信任已经成为件频发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2.诱导发生阶段:发泄、谣传、归属、从众

2.1借机发泄心理

对官员贪腐、不良作风、不当行政,对社会结构或状态不满,等都会引起被剥夺的负性群际情绪.当自己利益曾受损,诉求途径被阻塞时,任何本与已无关小事都会成为群众向政府发泄不满的导火索.另外学生作为最辛苦的人群,受挫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同时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和法制教育,学生分辨力差,容易盲目卷入件中.

2.2传言的扩散

流言一般属无意识传播小道消息;谣言是有意识地捏造来造谣惑众.底层民意不能有效传达,政府与当事人不能有效沟通,可靠、权威信息越短缺、越封闭,就越容易被传播;加上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的加速、放大和扭曲效应,面目全非的信息能激起全体成员的情绪反应,走向极端.

2.3从众心理和归属需要

个体存在与群体融合的心理需要,对偏离群体被孤立和看作异端有着本能的恐惧.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个体会服从多数容易偏听偏信,极易受暗示和蛊惑,产生感情冲动和狂躁情绪.在引导和压力下做出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弱势群体的自我定位和挫折感促使他们加入群体,以图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力量感及被认可关注的卓越感.

3、发展激化阶段:情绪感染、自我表现、法不责众、趁火打劫

法国人勒庞早在1895年《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等过激行动.一个心理群体表现出来的最惊人的特点如下: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晴、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

3.1去个性化而导致的法不责众心理

在群体中,由于匿名效应,个体往往处于去个性化状态,自我观察、评价、控制能力消弱,产生了“法不责众”的心理,从而诱发了大量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

3.2情绪传染和模仿

情绪感染使人的心智水平降低,人们毫不怀疑地被动接收和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使得群体行为成为“无理性”行为.这种情绪的传递交流及无意识的屈从产生“循环反应”,在不同人之间反复加强,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进而表现出一些过激的反社会行为.

3.3观众效应与自我表现心理

个人进入群体后,大多数人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有一种表现.一旦有机会,具有自我表现心理的参与者就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出面组织策划,冲锋在前.

3.4好奇与同情心理及趁火打劫心理

有些好奇的旁观者闻知所谓真相后产生同情心理参与其中,有些歹徒得到消息后混进来以图浑水摸鱼,谋不义之财

4、平息控制阶段:迷茫观望、反思总结

参与者需要了解事件的真相,观望政府如何来处理,如何对待不同的参与者,是否解决问题,怎样解决.政府对整个事件的处理的好坏,是否妥善处理好各种遗留问题,决定了事件是否会反弹,是否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事件结束后,不管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当地政府都会受到事件的影响.总结反思以指导以后的行为是双方都会考虑的问题.

类似论文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

【摘 要】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19786 点赞量:5607

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

【摘 要】毫无疑问,网络已经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网络件也随之出现 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冲突以及网民构成群体的特。
更新日期:2024-3-8 浏览量:9204 点赞量:3126

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离职率高是近年来被各用人单位、高校关注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的频繁离职、跳。
更新日期:2024-12-18 浏览量:157059 点赞量:33982

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的必要性

【摘 要】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大学生,高校近几年与时俱进的开展一些课程调整与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其系统性、。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量:131953 点赞量:28985

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其原则

摘 要要想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首先要解决大学生的困惑,重塑党的威信,增加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和归。
更新日期:2024-6-11 浏览量:82352 点赞量:18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