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的

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关乎着改革发展的大局,惠及民生,也是构建和诣社会的重要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1,2].在此,笔者以江苏扬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发展情况为视角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基本情况

扬中市位于镇江市东部江心,处于长江下游咽喉要塞,人口33万人.该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始于1995年,经过10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运行,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市现有310家单位,9192名在职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670名离退休人员及520名遗属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月发放养老金900万元.目前已全部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但不容忽视的是,从近年来机关事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来看,该市机关事业保险也正面临发展困境.从2006年起,扬中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开始产生当期赤字,2006年赤字378万元,2007年赤字1347万元,2008年赤字289万元,2009年赤字864万元,2010年赤字811万元,2011年赤字373万元.其间,该市先后两次调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目前缴费比例已达38%,其中:单位缴纳35%,个人缴纳3%.这样的比例在全省范围内都是很高的.尽管如此,基金仍仅够勉强维持当期收支,至2012年底基金已无结余,基金赤字运行趋势仍不可避免,机关事业保险制度健康运行势必受到影响.

二、问题原因

1.在职缴费人员逐年减少,基金征收规模呈萎缩趋势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逐年减少,2008-2012年参保人数累计减少533人,相对于此,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逐年增加,2008-2012年净增退休人员741人,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赡养比从3.4降至2.5,基金征收规模不断萎缩的同时,支付压力日益加大,成为基金赤字的一个主要原因.

2.养老待遇支付费用增长迅速

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多及养老金刚性增长的特点,使养老保险待遇支付费用逐年上升.如2008年规范离休人员和机关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当年基金增加支出315万元,上述人员2009年提高生活补贴标准,基金又增加支出323.5万元.2009年义务教育学校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提高,基金增加支出410万元,仅此三项基金多支出1048.5万元,加之一些对应支付项目标准的提高,基金的支付压力迅速增加.

3.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缴费与待遇脱节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办法目前仍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执行: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及其退休前上一个月的档案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算,与实际缴费不挂钩,只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与职工缴费多少、时间长短不挂钩.缴费与待遇出现脱节,严重影响了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不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没有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也是有的地方出现停保、退保的一个重要原因.

4.统筹层次底,抗风险能力差

由于地方各级财政“分灶吃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是通过市县试点逐步推广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的是省、市、县分级统筹.这种统筹级次过低,社会保险的调剂功能只限于一个小的范围,调剂功能发挥作用很小.经济发达地区能够保障机关事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而一些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低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基金收不抵支现象,财政不兜底,又缺乏调剂,基金无法积累,抗风险能力也无从谈起.


5.部分单位不按时缴费,对基金收支产生不良影响

多年来,扬中市机关事业保险基金收缴率保持较高水平,在镇江市名列前茅.但也有少部分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单位存在欠费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单位经费较为紧张,难以及时缴纳保险费,形成一批“老欠户”,如各乡镇卫生院,影剧院等.同时一些改制事业单位也成为欠费大户影响了基金正常运行.

三、对策和建议

由于共性的原因,扬中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状况并非个别现象.从整个江苏省来看,目前超过一半地区处于基金赤字运行状态.各地也相应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如淮安市大部分县(区)已出台文件,明确当基金收不抵支时财政予以“兜底”.周边地区丹阳市从2007年开始基金严重赤字,为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该市从2007年起建立财政兜底机制,并在全省率先全面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鉴于此,为维护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建议如下:

1.提高统筹层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级统筹,抗风险能力弱

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实行省级统筹,全省统一范围对象、统一缴费比例、统一缴费基数、统一支付项目、统一待遇标准,统一发放形式.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还处于初期阶段,参保人员都存在结构严重失调,供养比例极度失衡的情况,加之养老保险的滞后效应,基金收不抵支会持续很长时间,各地财政将处于兜底支付的阵痛期,所以这也就是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面临的实质问题,因此,呼吁了很久的提高统筹层次不仅是企业养老保险,我认为也应该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2.改革待遇计发办法,建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退休待遇核算机制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任何养老保险模式最基本的要求,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和缴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缴费的多少并不决定待遇的高低,使参保的退休人员对养老保险的意见很大,参保和不参保一个样,缴费和不缴费一个样,缴多缴少没有多大区别.解决的办法是改革现行计算退休待遇的办法.退休待遇的计发办法反映个人缴费账户的积累,标准和时期指标要细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参保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退休待遇也更加公平合理.

3.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做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应给予支持保证.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必须加大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投入,建立当年赤字当年补的财政支付机制,确保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加快建立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财政兜底机制.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社会保障预算资金按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行统筹制度的连续性和过渡性,也照顾了各方利益.同时继续规范地方财政收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正常收支体系,除法定支出外,其余全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可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财政应配合开展社保基金征收,确保基金按时足额入库,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4.适时启动补充养老保险

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要充分体现事业的特点,调动和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要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对基本的补充养老保险待遇实行统一管理,使其基本的补充养老保险待遇加上基本养老保险所形成的替代率略高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同时,逐步建立体现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补充养老保险办法.对教育事业单位,要按照《教师法》的规定,使其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待遇不低于同类国家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对其它事业单位也要根据其所承担的任务、完成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确定不同的补充养老保险水平.另外,要逐步建立事业单位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的特殊补充养老保险.使这类人员在做出突出贡献退休后,得到相应的补偿.而且,补充养老保险水平也要随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逐年下降而逐年提高.

总之,只有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事业单位改革的“减震器”的作用,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

类似论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关注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问题,“打破吃皇粮”“并轨制̶。
更新日期:2024-5-8 浏览量:12550 点赞量:4048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摘 要 :试点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其核心内容是要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能够相互衔接 如何解决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量:130308 点赞量:28139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

永济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从1997年按照省政府晋政发[1995]123号文精神拉开了序幕的,发展10多年来,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养。
更新日期:2024-2-18 浏览量:32769 点赞量:8314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

摘 要 :本文简述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历史,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我国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能够。
更新日期:2024-9-11 浏览量:118225 点赞量:25751